返回列表 发帖
香港女星潘迎紫到台湾拍戏,因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一代女皇》和《一代公主》轰动一时,成为台湾影艺界1985年的八大风云明星之一。潘迎紫的际遇正如风云一样,阴晴有变,风浪掀起的梦幻般的景象,令人瞩目。  
    1985年,香港的冯宝宝到台湾为中华电视台主演了《杨贵妃》,台湾的女星汤兰花为台湾电视台主演了《杨贵妃传奇》。二剧同时播映,《杨贵妃》的收视率是百分之三十,《杨贵妃传奇》为25%,前者胜于后者。同年,潘迎紫主演的《一代女皇》与冯宝宝主演的《武则天》同时播映,前者的收视率超过后者,潘迎紫于是成为“红到发紫”的艺员。  
    潘迎紫在《一代女皇》中,先把幼年的武媚娘演得天真烂漫,机灵可爱,后把当上女皇的武则天演得仪态十足,不怒而威,前后判若两人。演女皇时,为增加体重,她吃了不少牛油、腊肠和酒煮鸡蛋等,半个多月就增加了10磅。演武则天衰老时要前额微秃,潘迎紫前额的头发剃去了一片,演完戏,她只好每天戴着帽子掩盖自己的“怪相”。进步的化装术固然可以改变演员的形象,但是剧中人的情态神韵要靠演员心领神会,潘迎紫倾心倾力演好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在《一代女皇》中,她既饰武则天又演太平公主。武则天临终时母女相对流泪哭泣的戏,潘迎紫演得既符合身份又与剧情贴切。由于该剧受到台湾观众赞赏,中央电视台(?)趁热打铁,潘迎紫接演了《一代公主》,饰太平公主,反映也强烈,潘迎紫的演艺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近期拍的电视剧是《名剑**》、《神雕侠侣》、《慈禧全传》等。  
    潘迎紫拍完这“两代”剧集去美国探亲度假,其后返台拍了反映周璇生平的《一代歌后》剧集。由于编剧缺乏整体构思,边拍剧边写剧情,致使前后不能呼应、松散而不符合实情。如写周璇在感情上接受了朱飞白等人的欺骗,但还把朱飞白表现得那么美好,失却周璇后来神经失常致疯的重要铺垫。许多观众本来是抱着希望看《一代歌后》的,看了几集发觉“太糟了”失去兴趣,转而收看琼瑶文艺电视剧《庭院深深》了。收视率骤然下降,给潘迎紫带来很大压力,她在化妆室内悄悄哭泣,情绪低落,这是她在台湾走红3年来首次遇到的挫折。1987年5月22日视潘迎紫的生日,这一天也是播映《一代歌后》的最后一天,她高兴的不是过生日,而是播映的结束,感慨叹息道:“后‘一代’不如前‘两代’。”  
    潘迎紫原籍苏州,在香港长大,1965年在香港南国演员训练班毕业后,成为邵氏公司的基本演员,能歌善舞,曾应邀到泰国泰王御前表演歌舞。她拍了不少歌舞片,如《欢乐青春》、《心花朵朵开》等。也拍了不少武侠片,如《大醉侠》、《江湖三女侠》、《绝代双骄》等。离开邵氏公司后,她在台湾拍了不少古装武侠片和警探片,如《男子汉》、《狼吻》、《第三把刀》、《职业杀手》、《西门町小子》、《慧眼识英雄》等。潘迎紫是位文武双全、古今咸宜的女星。她凭着天生的娃娃面孔,一头又黑又浓的长发及齐眉式的刘海,扮演的少女角色楚楚可人,加上入木三分的表演,很是传神,于是电影圈内外都叫她“娃娃”。1981年应邀刀台湾拍电视《综合剧场十一个女人》中的一集《自己的天空》,并以《一加一不等于二》《神雕侠侣》受到台湾观众的欢迎,获得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潘迎紫之所以成为“中视之宝”、当家花旦,原因有三:她注意选择剧本;面孔甜美;配合她演戏的班底较好。她最近的电视新作是《灵山神箭》,塑造的形象“仙”气十足,吸引了许多少年儿童,收视率大增,成为晚上“八点档”黄金时间最受欢迎的节目。潘迎紫挽回了“面子”,十分高兴。  
    潘迎紫与男星、第一个情人陈鸿烈结婚后,陈鸿烈自组电影公司,潘迎紫息影帮助丈夫工作。她在生活中,一切以丈夫为中心,做适合丈夫口味的菜肴,自己的朋友如果丈夫不喜欢的就不再往来,唯丈夫所需是从。陈鸿烈把潘迎紫当小孩般爱护。后来,潘迎紫听说陈鸿烈在外面有情妇,还生了小孩。她不堪忍受,于是在1982年以离婚结束了他们7年的共同生活,一年后,双方发觉是误信谣传,陈鸿烈曾主动提出复婚,他找潘迎紫说:“我看过了,也想过了,还是你最好!”潘迎紫是单纯而又固执的,她认为既然离婚就不必复婚了。离婚后,他俩曾在一起拍过多部电影,在银幕上当情侣,也一起参加社交活动。  
    潘迎紫离婚后,星运高照,拍片很多,比婚前出名、走红。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5-05/10/xin_400502101513762310325.jpg
生命不息,YY不止,推倒御姐,按住熟女,偶爾人妻,調教蘿莉,BL慎重,GL王道,百合膜拜,制服最強。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TOP

潘迎紫出道时间很早很早,早到你无法想象。竟然是1963年!!她在〈〈梁山伯與祝英台〉〉里客串學生。喜欢早期武侠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邵氏电影公司吧。这个公司的开山之作就是《獨臂刀》(1967年)了,这部作品非常著名。是彩色武俠片的鼻祖了。而令我诧异的是潘在里面竟然也扮演了主要角色。实在是非常诧异。更另我惊讶的是,她早就1966年就演了部日本电影-----〈〈阿片台地 地獄部阓突撃せよ〉〉,她在里面的角色名叫宗美雲,也不知道是个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的名字。她似乎直到80年代才开始由以前以电影为主改为拍摄武侠电视连续剧。而我们在内地看到的她的电视全是80年代以后的作品。她第一部武侠电视应该是到台湾(潘迎紫是香港演员,不是台湾演员,她也不会说台语,不过她的电视几乎全是台湾拍摄的)和著名演员寇世勳 一起演的,名字叫《 一加一不等於二》。而她真正轰动的应该是台湾著名制作人周游邀请她和孟飞合演的1984版的《神雕俠侶 》,那时候老刘的版本已经在香港放映了,可是那时候台湾好象跟现在大陆一样,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禁止了香港的武侠电视的进口。于是台湾决定自己拍摄一个版本。拍这个版本时候潘大概要40岁了吧。她实际年龄无人知晓,她似乎只说过自己是民國34年(1946),自己4岁的时候从苏州逃难到香港的。当时在台湾也非常轰动,于是潘开始了她的武侠剧女王的历史。由于潘迎紫和孟飞版的《神雕俠侶 》反映很不错,于是周游继续找潘迎紫和孟飞共演一九八五年的〈〈神州俠侶〉〉,她在里面扮演簫玉雪。这部武侠片其实就是我当年看的那部。大陆引进这部武侠片的时候已经是90年代以后了。〈〈神州俠侶〉〉似乎改编自〈〈白发魔女传〉〉,不过人物名字都不一样。由于潘在里面也是一身白衣,所以我把这部作品跟《神雕俠侶 》搞混了。(一直到最近我才知道潘竟然也演过小龙女,她演的其实是历史上第2部《神雕俠侶 》。)潘演的雪儿(簫玉雪)实在让人惊艳,直到现在我也看不出潘当年已经是个中年妇女了,感觉上实在非常年轻。虽然现在有人说她表演过于娇媚和做作,可我却并不这样认为。她在此剧中表演非常到位,一张长的象洋娃娃的小脸表情丰富,让人有同喜同悲之感。而且由于她早年是学舞蹈出身,所以武侠动作万分飘逸,简直有舞武一体之感。  
    总之这部作品也继续了上部《神雕俠侶 》的成功。而潘的又一个高峰应该就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代系列----《一代女皇(武则天)》、《一代公主(太平)》了。上海好象只放过〈〈一代女皇〉〉,〈〈一代公主〉〉未曾谋面,想必她在里面的表演也非常出色吧。〈〈一代女皇〉〉里,她的扮相更年轻了。一开始出现的少女武则天简直是个不谙世事,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这点于刘晓庆后来扮演的少女武则天有着明显的差别。刘的化装虽然也使其显得非常年轻,但是从她脸上却无法找到那种天真无邪的感觉。而且潘那部《一代女皇》里扮演李世民也非常好,既有帝王的威严之气又不失亲切之感,角色塑造非常成功。后来,在《一代女皇》之后,潘又扮演了《一代公主》里的太平,就是前几年《大明宫词》里由周迅演的那个角色。非常遗憾的是我们这里从未放过此剧,看来只好将来有机会再补上了。一代系列在台湾轰动一时,创了50%以上的收视率,现在的电视剧有个30%就非常惊人了。后来她的几部作品我们这里放过的好象是《媽媽吉利小叮噹 》,其他几部都没看过。一直到了90年代,潘至少有47岁左右了吧。没想到她在1992年又主演了《一代皇后大玉兒》,在这里,她似乎跟10年以前没什么大的差别,演大玉儿时候依然是魅力依旧。这部电视在大陆播放时候反响也很好,可看性也佳,至今我还想再看一遍。 后来几部我就没什么印象了。她最近一次演出是2001年台剧《寶斗里長》,演了个30岁的寡妇。  
    潘在80年代就已经是武侠片女王了,可惜大陆引进太晚,使很多人还以为其是个新人呢。直到今天,我觉得她在古装片中的扮相是最美艳的,与著名影星孟飞堪称金牌搭档。有的人知道她的年龄后老爱说潘爱装嫩,老演古装少女。我却并不这样认为。潘的保养及佳,在40岁时候还能够演少女,而很多女演员30岁后就迅速衰老了(陈德容今年也没到30岁,可人却已经是衰老不堪了),不得不佩服潘迎紫!诺她也不擅长保养自己,那我们就永远也看不到她在80年代以后演出的那么多出色作品。因为按照他们的逻辑女演员过了30就是老女人了,就不能够演年轻角色了。还有很多人说其古装太妖艳了,我想这是大家求全责备吧,大概潘的扮相实在太美艳了,现在也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大概是美人迟暮吧。看这那些曾经色艺具佳的明星逐渐衰老,渐渐离喜爱她们的观众离去,不由使人感叹人生匆匆。不过还好这个世界还有电影,电视,能够把她们曾经的美丽形象永远保存在数码的世界中,直到永远。。。这也算是弥补了稍许遗憾吧!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5-05/10/xin_400502101513215314734.jpg
生命不息,YY不止,推倒御姐,按住熟女,偶爾人妻,調教蘿莉,BL慎重,GL王道,百合膜拜,制服最強。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