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浏览器的感言

试用过n款浏览器,其中不少是国人的作品,象maxthon,theworld都是不错的浏览器,主要知道浏览器是干什么的。我发现国人在做浏览器方面有异常的天赋,什么gosurf,longator,kmelon开发群中都有国人的影子,还有零零洒洒的小作品,象tob,flyfish等等。试用了那几款之后,觉得tw的性能和体积的比例是很优秀的,对我们这帮懒人来说是很适用的。

如果有一个架构和性能超级好的浏览器把所有对浏览器有兴趣的开发者都吸引来,所有的热度都集中在一起,那么浏览器的中国时代将到来。现在maxthon是不错了,但是它的启动速度,还有内存占有和ie6内核固有的陋习,都些许差强人意。它之所以能吸引世界上这么多人使用,在适用性方面tw是不落后的,就是延展性方面,也就是架构,再加上时间。

mt的架构其实很简单,但是它利用了安全代码(就是在script里的security)让用户可以安静调用菜单功能,activex插件,还有记住是安静调用,这是一个授权的过程,而不是tw中的函数屏蔽(可能我有不理解tw作者想法的地方,说错的地方请宽容)。还有它的按钮插件支持下拉按钮,单功能的按钮应该丢到历史的纪念馆里。还有它支持工具栏,可能是作者说过的架构问题,希望可以尽快更新,因为现在也是个工具栏的时代,兼容ie插件会给tw迎来更多的用户,但兼容不是敞开大门不加阻拦,应该是在一套健全的插件管理架构之上的兼容。这样mt的很多用户就会分流到tw来。

firefox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插件,是因为它开放的架构,它让开发者用javascript实现对浏览器窗口的无缝结合。再就是opera,它的presto内核是我想起来就会流口水的,但是技术资料太少,它的浏览速度的确太爽了。

说了这么一大堆,我想再对我所至爱的tw提点忠告:
大家翘头企盼的2.0快到了,最怕的是tw在功能备齐的同时,体积也增长了。本站看过一个扎眼的帖子“浏览器,速度才是王道”,很正确。tw的体积和性能的比例一直是fans们津津乐道的,2.0应该参考一些架构良好的内核,象linux,ntkernel。把基本功能写在主模块里,可以随身携带,把一些附加的功能模块写成可拆卸的插件,只要接口良好,就会有众多的fans写出大量的插件。
还有,我看别人tw的内存占有很小,很羡慕。但是我经常动辄几十兆,缓存动辄一百多兆,我不得不重新启动tw(可能是我的机器破)。作者应该对内存的管理调整一下,加上空闲时间整理内存的功能,这样很贴心。因为很多用户不喜欢打开很多软件。

浏览器=浏览速度+扩展架构。浏览器主要还是浏览用的,多页面的出现也是因为有一群懒人。呵呵

就发这么多牢骚了。大家不要扔砖块。
不管别人怎么想,我相信tw的时代很快就会到
想寻求我的帮助,email给我:joshyupeng#gmail.com(替换#为@),我不一定总是来这里。
没事可以来我的百度空间逛逛:http://hi.baidu.com/狼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