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x264的参数设置,蛐蛐进来吧 [打印本页]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3:55     标题: 关于x264的参数设置,蛐蛐进来吧

program --profile high --crf 20 --keyint 240 --min-keyint 24 --no-fast-pskip --b-adapt 2 --direct auto --deblock -1:-1 --subme 6 --partitions p8x8,b8x8,i4x4,i8x8 --thread-input --no-dct-decimate --output "output" "input"


以上参数在megui可用,漏掉的几个默认值没显示出来
我写在后面,具体的蛐蛐你自己核对啦~~
用这个参数压decision容量比上次减小了12%


--crf 20 质量模式,量化值动态可变

这里用的是1pass crf模式,crf取值范围一般用18-22,越小质量越好
crf和qp(Q值)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恒定质量,后者是恒定量化
xvid里的qp2就等于x264的qp18,换算公式:12+6*log2(xvid的qp)
压缩的时候都要对画面进行量化,无论你用哪个模式都是,具体的区别就在于是怎么分配的
哪个帧的量化系数大一些,哪个小一些,2PASS的优势就在于指定容量下的最高质量
如果不关心容量,直接用qp 18或者crf 18,完美了
x264的qp和xvid里的qp是一个意思,用固定的量化系数去压
crf是x264里独有的,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vbr,传说中的恒画质压法
所以1pass都推荐用crf,至于指定码率的1pass用XX视频转换器就OK了

--keyint 240 最大IDR帧间距,默认250
--min-keyint 24
最小IDR帧间距,默认250

一般**的帧率用tivtc还原后都为23.976,我这里取10的倍数就是240
xvid时代遗留下来的习惯,这个参数影响不大

--no-fast-pskip 关闭快速P帧跳过检测
--no-dct-decimate 关闭P帧联合编码

这两个参数在2pass下是积极的,在1pass模式下是消极的
这个结论来自于一大堆测试数据,1pass下PSNR值的确提升了
使用这两个参数后,细节会保留得多一点,体积也会增加一点,对速度影响却很小
一般来说基本参数没问题,清晰度就有了保证,然后才会做其它的优化工作
因为不影响速度,又是有益的,所以选上

--b-adapt 2 自适应B帧判定模式
--direct auto 动态预测方式

这两个参数是对B帧起作用的
--b-adapt 0关闭、1快速、2优化
这里用2,配合 --bframes设为3、4的时候用,一般不超过6,在不影响速度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压缩率
参考了许多资料才最终确定的,新版x264改进比较多
这个参数对速度的影响和B帧的设置是成反比的,一般B帧设为3、4就足够了,因为其它情况基本属于1%那一类的
在xvid里基本上B帧都是2的天下,3、4都属于1%那一类,废品divx只能用1
--direct 选自动(auto)就行了,更详细的东西我还没看到

--deblock -1:-1
--subme 6


这两个解释过啦,就补充一点
http://bbs.ioage.com/cn/viewthread.php?tid=106837&page=3#pid996755
--deblock 以下两种情况我觉得不开也行
1.片源本身就处理过了
2.喜欢原汁原味的画面
更高画质的压法是 --me umh --subme 7 速度减慢四分之一
不在乎速度就用这个吧,720P高清基本上都是这个,新出的高清也有用 --subme 8 的
再高就不实际了,速度太慢了。理论上的差距,人眼又不是电子眼

--partitions p8x8,b8x8,i4x4,i8x8

用这个参数同时去掉 --b-pyramid(使用B帧做参考)是为了有更好的兼容性
(megui里的DXVA预设就是为这个而生的),比如硬解码之类的
还有一个对硬解有影响的参数是 --ref(最大参考帧数,范围0~16,默认1)
据说超过4就无法硬解了,具体的说明和计算那是一大堆
x264也一直在改进,貌似现在可以设到8了
我这里设的是3,megui的默认值,这也是影响速度的一个参数,准备用爬来压可以开高
原版BD的这个参数设置的就十分保守,都在4以内
在xvid里,P帧只能参考1个,B帧可以参考2个,再多就没有了

下面几个是megui默认的参数,所以上面没写

--ref 3
--bframes 3
--me hex
--8x8dct

--trellis 1 Trellis量化,对每个8x8的块寻找合适的量化值

0:关闭
1:只在最后编码时使用
2:一直使用

我用的是1,对这个参数的争议是比较大的
一大堆的说明和测试,还有一大堆的争论
看了都头晕,综合考虑下我还是选1
我一般搞不清状况就选中间的

英文好直接上doom9,真正的大本营
megui就出自那里,包括x264在内的其它开源编码器的开发者也在那出没
doom9上x264的开发者说过,开启多线程后会启用pre-scenecut
多线程要比单线程的I帧多很多,差不多是两倍。这不是个好消息
x264的威力有一个方面就是I帧比xvid里大幅减少,提高压缩率
但关闭多线程多核CPU就是摆设了,这个还是留给发烧狂人去用吧
就拿上次压制的 滨崎步.-.[decision] 来说
即使用多线程来压制,x264的I帧还是比xvid少一半
这里我又想起一件事,现在都是用速度在换体积
速度慢个百分之十几、几十的,体积减小1-2%,1%多一些也很可观了
又多一条音轨不是,或者用来提升**质量
老实说,我觉得这真的是很变态

片源是DVD画质以上的才适合用这类参数
其它片源用XX视频转换器之类的软件就行了
或者将crf开高点,也能得到低码率的文件

下面这个文本文件是用来学习的
哪天闲得蛋疼继续探讨其它压缩模式
蛐蛐,2PASS用得很爽吧,回归1PASS CRF的怀抱吧
AVS滤镜我很少用,最多就用个反交错,有时间你也写一写好了
对便携设备的兼容我就有很好的压制方法
你是用xvid 640*360 吧,播放的时候有没有丢帧的情况?
记得以前无论怎么转换就是不能播放,真的是很囧
音视频的封装方法、无损提取音频等,你要想听我下次说
以后遇到点什么想起些什么我也会写上来,共同学习
就先说到这里,你先贡献几个找资源的坛子再说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4: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4: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4: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5:06

profile main high这个用不着去解释了,因为开启了很多高级参数,所以需要这个选项
你有时间在网上找找这方面的资料
我记得上次在pcpop.com上就看到国内H.264视频机的厂商列了个很详细的表格

讨论最多的就是ref/bme/subme这两组参数,都是用速度来换质量的
ref是参考帧数,b就是b帧,我这里用ref3/b3配合b_adapt 2
这么用是有根据的,ref16/b16相比ref3/b3
能节省的码率不会超过1%,但速度慢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b帧连续使用最多的情况就是3了,4也算比较少的
而且参考帧数3也够了,再加大提升的画质并不明显
这里又用到了b-adapt 2,b就更不能开高了,会极大的影响速度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5:19

至于me/subme这组参数就是这个帖子里的了,x264里的分析选项
http://bbs.ioage.com/cn/viewthread.php?tid=106837&page=3#pid996755
用的最多的就是 --me umh --subme 7
我这里用的是 --me hex --subme 6,放到其它地方肯定是不入流的
--me umh --subme 7 比 --me hex --subme 6 能节省1%的数据
速度差不多慢了30%,这个参数的确能提升画质
因为我这里用的是DVD,还是1PASS
觉得没必要开720P才用到的参数,牺牲怎么多速度不值得
当然了,不在乎那点速度就用 --me umh --subme 7 了
2PASS和低码率还是用 --me umh --subme 7 比较好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用ref16/b16牺牲的速度不如用在me/subme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5:26

减小体积最快的办法就是将crf开高
18-22里选22,还不满意就选24
24刚好是xvid里的默认选项4
便携设备播放的话,用降低分辨率来减少体积更好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5: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5:32

我用的是最新版的,其实你可以手动调节选项,观察下面的参数变化,我就是这么弄清楚的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5: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5:49

据说新版不如老版~我就不信这个邪,一直用新版~~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6:04

呵呵,我用mplayer ww,解码器分离器全部都内置了,不管这些啦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6: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6: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6:21

我指的是播放视频的时候~~
刚才测试了一下,得出一组结论,希望有帮助

me/subme
hex s6:24fps
hex s7:22fps
umh s6:20fps
umh s7:18fps

具体的百分比蛐蛐你自己算啦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6: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6: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6: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6:39

hex s5:28fps
umh s5:24fps
根据片源的情况上下会有浮动,这里就估计个大概的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6:43

你帮我算下 500 800 1000 1200 1500  分别是ctr几
jym2005 发表于 2009-8-17 16:38 http://bbs.ioag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不好说,根据片源来的
片源场景复杂,变化快,码率就很高,反之就很低
我用同样的参数压两首MV,前者只有后者的40%
1PASS不能确定最终码率的,完全靠经验。
不然还要2PASS干什么。。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6:46

码率也始终得不到。。这就是crt的缺点么
jym2005 发表于 2009-8-17 16:39 http://bbs.ioag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真囧。。用mplayer ww都能看到码率的
一般查看媒体文件的信息都用MediaInfo
非常详细,就连压制参数都能看到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6: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6:50

你用什么封装的?我用的是avi,没有出现不能看码率的情况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6: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6:55

找段视频,自己动手测一下,几个主流的crf值都过一遍,数据就有了
百分比一算,起码有了点东西可以做依据了
你把视频分辨率改为624*352试试
跟据我的测试,纵向分辨率低于360
在便携设备上的兼容性会更好,播放也更流畅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6: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7:10

我测试过的,在我的RK2706的视频机上,用352比360流畅多了
360丢帧的情况会大大增加,但画面会显得精细不少
我猜测可能是受到机器芯片本身的输出能力的影响
处理分辨率高的画面比较吃力吧
上次有一段很复杂的视频,同样码率我用512*288,十分流畅
用640*360,卡的不行。。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7: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rcanist    时间: 2009-8-17 17:19

用手机看还不如买个视频机
现在的mp3播放器功能都很强大了
主流的都可以支持 H.264 High Profile 720P
网上大部分的视频文件不要转换就可以十分流畅的播放了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7: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18: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irplane    时间: 2009-8-17 19:09

烧配置的玩意。。
作者: ioo    时间: 2009-8-17 23:05

请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断网后就无法上网了,必须要重启才能,找过电信了,还是无法解决,前几还可以,这两天又不能了,昨晚的截图找不到了,只找到以前的,不过以前和现在没分别.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7 23: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847670898    时间: 2009-8-18 06:58

先禁用网关设置,然后再开启试试~
如果真的没办法就重装系统试试~
作者: ioo    时间: 2009-8-18 11:53

它显示可以连上网络的,重新截个图传上,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8 11: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oo    时间: 2009-8-18 11:57

本帖最后由 ioo 于 2009-8-18 12:03 编辑

有人说,把它设成自动获得IP地址的,我也设了还是不成,重装系统很烦的,因为还有一堆软件要装.
加个诊断报告.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8 11: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847670898    时间: 2009-8-18 12:30

,重装系统很烦的,因为还有一堆软件要装.
那么删除网卡驱动,再重装!
作者: ioo    时间: 2009-8-18 22:17

网卡驱动?我不会,删错了想不重装就不行了,现在的办法是保持上网连接,直到关机。
作者: ioo    时间: 2009-8-18 22:22

本帖最后由 ioo 于 2009-8-18 22:27 编辑
我脑残了。。是检查DNS
如果是路由器的话就一般这样 根据实际情况改
jym2005 发表于 2009-8-18 11:55 http://bbs.ioag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记起了,自从换了这个路由器后就是这样了,以前的那个没见过的,请问是不是要电信换一个?
(注:用电信人员教的网络测试方法显示一切正常的)
作者: ioo    时间: 2009-8-18 23:19

自动的话要上下全自动 jym2005 发表于 2009-8-18 11:58 http://bbs.ioag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我去看过核实过,不过现在试了一下断网连接又正常了,上来回复一下,改日再试(昨晚就不能了),唉!...
谢谢!晚安.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8 2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oo    时间: 2009-8-19 21:16

如果自动的话会有那个难看的图标出来的,可以取消吗?如何取消?因为不喜欢它出现在才填了ID的.
作者: airplane    时间: 2009-8-19 21:21

为什么你的IP都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作者: jym2005    时间: 2009-8-19 21: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oo    时间: 2009-8-19 22:11

为什么你的IP都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airplane 发表于 2009-8-19 21:21 http://bbs.ioag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因为顺手.
你本地连接下面不是有选项嘛。。你要他显示图标就显示 不要就不要

还有一个问题,ID设还是不设的好?电脑人员说法不一.




欢迎光临 世界之窗论坛 (http://bbs.theworld.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