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口气读完二战史》连载

我最近有了读二战这段时间的历史的想法了(不仅局限于二战史,具体是自一战结束到二十世纪末这段年代的历史和故事)

现在拿来和大家分享一番:)

了解历史,以此明志,以史为鉴,开拓未来:)
liuyis[AT]live.com

  1.通往历史的线索
  第1节:彼此斗来斗去相互撕咬

  历史是一条浩荡的长河,不论是清流还是祸水,总是自有源头。追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源头,你首先发现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叶,西方各主要强国伴随着工业革命而迅速崛起,为了争夺更多的势力范围来壮大自己,争先恐后地对外扩张,公然欺凌弱小,瓜分殖民地。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率先对塞尔维亚展开吞并之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大约15亿人口相继卷入战乱。这场为贪婪所驱使的混战打了4年零3个月,伤亡3600多万人,最终以英国、法国等协约国的胜利和德国、奥匈帝国等同盟国的战败而结束。
  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单方面制定并迫使战败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的国土、1/10的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同时,废除德国普遍兵役制,解散德军总参谋部,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舰只总数不得超过36艘,不准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许建立空军,不许建立军校,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坦克和重炮等进攻性武器,拆除德国西线军事工事,莱茵一带划为非军事区。
  这个条约,正如列宁所说:"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他们把德、奥抢劫一空,弄得四分五裂。剥夺了这两个国家的全部生活资料,使孩子们挨饿,甚至饿死。"《凡尔赛和约》满足了英国、法国等国的贪欲,却在德国引起了愤怒,被视为"耻辱和约",在德国人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对此,法国元帅福煦在签订和约时就已经清楚地预见到了:"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另外,因为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也产生了激烈的矛盾。战争期间,英国、法国和俄国为了拉拢意大利参战,曾经许诺战后共同瓜分战败国。但是,根据《凡尔赛和约》,英国独得140万平方公里的新殖民地,法国得到13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意大利却只分到了10万平方公里的贫瘠土地。意大利因此认为英国、法国背信弃义,怀恨在心。
  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在不断加剧。为了抑制日本的扩张,1921年11月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中国在华盛顿召开了九国会议。会议缔结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迫使日本将山东的权益和胶济铁路归还中国,撤出日本军队。日本认为自己受到了压制,因而对美国等西方列强心怀仇恨,为日后的太平洋战争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留下的另一个影响深远的因素,就是沙皇俄国的垮台和苏维埃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使得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在西方列强争夺霸权和私利的矛盾之外,世界上又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抗。在苏联的影响下,许多国家都成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严重地动摇和威胁着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对抗,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危机四伏,更加动荡不安。一切有利于战争的因素和势力都在肆无忌惮地疯长,酝酿着规模空前的风暴和更大的灾难。

  精彩旁白:
  自从野兽不再对人类生活构成危险后,暴力的使用就转向了人类自己,成为解决重大争端的一个主要手段,人类历史上因而充满了战争。--B·艾伦莱希著《血的仪式》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作为当代人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群野兽,他们彼此斗来斗去,相互撕咬,已经到了不能控制自己的地步。"--《列宁全集》第29卷

285900537排版)
liuyis[AT]live.com

TOP

  2.战争的策源地
  在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200万德国人死于前线,150万德国人伤残,将近100万德国人死于饥饿和瘟疫。1918年10月1日,德国元帅鲁登道夫向高级军官坦言:"最高统帅部和德国军队已经完了。战争已经无法取胜,彻底的失败即将到来。"
  第2节:不肯承担失败的责任
  但是,面临崩溃的德国统帅部却不肯承担失败的责任,依然于10月25日命令基尔港的舰队出海攻击英军,提出要么是"辉煌的胜利",要么是"光荣的沉没",而结果是8万水兵的武装起义,随即爆发席卷德国的"11月革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逃亡荷兰,霍亨索伦王朝倒台,帝制被废除,"德意志共和国"宣告成立。
  战争削弱了德国的实力,但是,德国依旧是一个6000万人口的欧洲大国,绝大部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仍然完整无损。而且,《凡尔赛和约》的负担和苦难主要落在了德国人民的头上,战争的罪魁并未受到追究,威廉二世逍遥法外,德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后来还当上了德国总统,德国军官团也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从战争结束之日起,军国主义势力就开始积极谋划东山再起,伺机发动复仇战争。
  在战胜国方面,法国、英国和美国对待德国问题各怀鬼胎,立场并不一致。法国对它的宿敌德国抱有复仇和恐惧心理,千方百计想把德国置之死地。一再逼迫德国履行《凡尔赛和约》、交付巨额赔款,以此削弱德国,增强法国的实力,保持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而英国却一如既往要对欧洲大陆玩弄均衡策略,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也不愿意法国强大,宁愿在德法对抗中坐收渔人之利。
  美国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暴发户,利用欧洲战争大做军火生意,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战后20多个国家的债主,一跃而成世界经济巨人。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踌躇满志地说:"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它。"美国并不关心法国和英国能否拿到德国的赔款,它担心如果德国破产了,等于扼死了"产金蛋的鸡",不仅会丧失美国在欧洲的巨额债务,还会丧失牵制英国和法国的一支力量。
  德国于是利用法国、英国和美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掀起废除《凡尔赛和约》的运动,消极抵制战争赔款。1923年1月,法国伙同比利时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区,武力逼债。对此,英国和美国采取了反对态度,贷款支持德国工矿企业停产罢工。结果,法国只能靠自己采挖煤炭,同时还要为军事占领支付巨额军费,得不偿失。
  1924年7月,美国、英国利用法国占领鲁尔的失败,得到了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推出了扶持德国恢复经济的"道威斯计划"。此后,美元和英镑源源不断地流入德国,到1932年投入德国的外资达318亿马克之多。德国利用这些外资支付赔款、偿还贷款之后,还富余125亿多马克,工业技术和设备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到1929年时,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已经超过英国和法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世界,德国借口无力偿付协约国的债务,要求修改道威斯计划。此时,美国对德国工业的投资累计已达600亿马克,为了确保自己的投资收益,美国便尽力支持德国的要求。1929年6月,由美国银行家杨格操纵的国际专家委员会制定了新的赔款计划,史称"杨格计划"。德国赔款总额削减为1139亿马克,分59年付清,一切清算事宜均由美国主持的国际清算银行经手;同时,撤销了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经济的监督。该计划进一步加强了德国的经济自主地位。
  两年后,德国又借口经济困难,要求延期支付赔款。于是,同样是为了保障美国投资的安全,美国总统胡佛在1931年6月向有关各国提出了缓债一年的所谓"胡佛缓债令"。1932年,在美国压力下,洛桑会议又通过了停止向德国索要赔款的决议。
  德国实力的恢复引起了法国的不安,欧洲的形势有了新的变化。1925年10月,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在瑞士小城罗加诺举行了"巩固欧洲和平"的会议。通过了"罗加诺公约",规定德国、法国、比利时相互保证不破坏彼此之间的边境现状,但是,对于德国与其东邻波兰、捷克之间的边境则不予保证。该公约在法律上抬高了德国的地位,承认德国作为大国重新登上世界政治舞台。而作为战胜国的法国,却需要依赖别国的保证才能维护边境的安全。同时,公约没有规定德国对其东部边境的义务,实质上是鼓励德国向东部扩张。

(285900537排版整理)
liuyis[AT]live.com

TOP

  第3节:兴风作浪,为祸世界
  1926年9月,国联又接纳德国加入,并给与常任理事国席位。德国在政治上摆脱了战败国的地位,战前的各种殖民主义组织和军国主义势力又重新复活了,数千名身穿便衣的原总参谋部军官们云集柏林,开展系统的战争研究,谋划重整军备,秘密扩建海军、组建空军,在各地私设武器仓库,重建军事工业,逐步形成生产新式武器的巨大潜力。
  当英国、美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还陶醉于它们的均衡政策的时候,欧洲的均势已经向着有利于德国的方向逆转。心怀仇恨、野心勃勃的德国已经羽翼渐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万事俱备,只等希特勒出来兴风作浪,为祸世界了。

  精彩旁白:
  英国驻德国大使阿拜隆的日记生动地记述了英国、美国竭力扶持德国的心理原因:"如果西方各盟国继续对德国进行恫吓并在德国身上施加压力的话,那么,德国除掉与俄国结盟以外,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如果这种结盟果真发生的话,那对欧洲文明的危险就惨到极点了。"
  --(法)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

  3."黑衫党"进军罗马
  有时候,邻居多了真的不是好事。当法国还在为北部的邻居磨刀霍霍而心神不宁的时候,南面的邻居意大利却已经在不经意间变成了舞刀弄枪的法西斯国家。
  意大利是现代法西斯专政的先驱。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1919年3月,意大利一位铁匠的儿子本尼托·墨索里尼(1883~1945)就在米兰组建了第一个打手队伍--"战斗法西斯"组织,自命为维持公共秩序的力量。成员一律身穿黑衫,因此被称为"黑衫党"。
  1921年11月,墨索里尼又组建了正式的法西斯党,并建立了法西斯外围组织"国民工会",日益猖狂地进行"有组织的恐怖活动"。为了广泛招揽党徒,墨索里尼大肆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还制定了党旗和党徽--一束棒子。这种棒子原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的标志,墨索里尼以此作为法西斯党的党徽。一束棒子捆在一起,中间捆着一柄斧头,棒子象征人民,斧头象征领袖,意思是人民要绝对服从他们勇武的领袖。同时,这标志也象征意大利古代的光荣。法西斯党还规定必须行罗马式敬礼,高唱青年进行曲。墨索里尼用"信任、顺从和斗争!"的口号,代替民主政治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极度困难,政局动荡不安。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宣传得到了军界、工业家和中产阶级的拥护,他们把墨索里尼看成了可以在乱世中建立秩序、保护私有财产的救星。一些主战者、退伍军人、暴徒、解职军官以及屡立战功的阿尔蒂特手榴弹大刀队,都集合在法西斯的旗帜下。到1922年11月1日,法西斯的武装党徒已发展到50万人,普通党员达100万。另外,在它操纵控制下的工会和其他社团还有250万人。
  1922年10月15日,4万名全副武装的法西斯党徒在那不勒斯誓师集合,向意大利首都罗马进军,妄图以武力夺取政权。10月20日夜,法西斯总部下令全国总动员,发表了对全国国民的檄文,劝告军警不要阻拦他们,他们的目标只是推翻腐朽的政府,劝慰有产阶级不要害怕,并声明保护工农的正当权利。在黑衫党武装暴徒的威慑下,意大利军队和警察大部分严守中立,没有阻击,只遭遇到少数GCD领导的革命群众的阻击和反对,但由于力量过分悬殊,都被法西斯暴徒们残酷地镇压了下去。
  10月29日,在工业家们的劝诱和墨索里尼的威压之下,懦弱的意大利国王维克托·埃马努埃尔三世屈服了,任命墨索里尼为意大利总理。兵不刃血,法西斯专政便在意大利确立了。
  墨索里尼上台后,集总理、外交、海、陆、空军部长于一身,变成了他梦寐以求的"恺撒大帝"。如今,他是意大利最有权势的人了。为了巩固法西斯统治,"黑衫党"开始公然绑架和杀害政府中的反对派,对人民群众进行恐吓、抢劫、勒索和骚扰。当时,在大街上和田野中,每天都有血战发生。"黑衫党"到处袭击工会,焚烧报馆,殴打、枪杀进步人士和GCD人。在大选中,法西斯匪徒口出狂言,谁不投黑衫党的票,重者将遭到致命的报复,轻者也要喝一杯蓖麻油。1926年,墨索里尼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非常"法令,除法西斯党及其所属工会、报刊之外,其他政党、工会、社团、报刊一律查封和解散,大批反法西斯人士横遭迫害。

  第4节:既反动,又革命
  1927年,在唯利是图的美国资本的援助下,墨索里尼政府实行了货币制度改革。从1925年到1929年,美国向意大利输出了5亿多美元的贷款和直接投资。在墨索里尼的政治高压和西方国家的经济输血之下,意大利的工业生产迅速的发展,1923年至1929年间,意大利的钢产量增长了84%,发电量增加了一倍。
  如此同时,意大利的扩张野心也在恶性膨胀,墨索里尼不顾意大利国小力薄的实际情况,竟然妄图把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建立"大罗马帝国"。为此,意大利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地中海沿岸和非洲的广大地区。
  墨索里尼的侵略黑手首先伸向了亚得里亚海北岸的港口阜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阜姆属于匈牙利,战后被划归南斯拉夫。墨索里尼执政后,于1924年威逼南斯拉夫订立割地条约,进而出兵占领了阜姆港。
  1934年,墨索里尼又出兵占领了东非小国阿比西尼亚。1936年,意大利退出国联。1936~1939年间,与德国联手干涉西班牙内政,颠覆西班牙的民选政府,扶持法西斯分子佛朗哥夺取政权,建立独裁政府。1937年,墨索里尼又与臭味相投的纳粹德国结盟,建立了"罗马-柏林轴心",成为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帮凶。

  精彩旁白:
  为了夺取政权,墨索里尼不择手段,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恶劣地步。他曾对心腹们得意地说:"我们的政策左右逢源,既讨好贵族,又讨好平民;既反动,又革命。"
  1932年3、4月间,德国传记作家卢特维希专门造访了墨索里尼。当作家问到他的发迹和早年所受到的磨难时,墨索里尼留下了一段有趣的谈话:"饥饿是一个良师。差不多和监狱与仇敌是一样的。我的母亲当小学教师,月薪50里拉;我的父亲是一个铁匠,没有固定收入。我们全家只有两间狭小的房子。一个星期中很难见到餐桌上有一块肉。家里充满着激烈的争论和热切的希望。"
  "父亲的铁匠生涯,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他强调说,"这些早年的印象要深刻地保留到人的灵魂消灭的时候为止。你若是在铁工厂里注视着那铁锤,你便体会到一个人可以并且必须任意处理事物的情欲。即使在今日,当我看到一个铁匠在打造铁器时,我还是会为之神往,而且我自己也想去干一干。"
  --(俄)米·林斯基著《墨索里尼之谜》

285900537排版整理)
liuyis[AT]live.com

TOP

  4.来自奥地利的上等兵
  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本是奥地利人,出生在奥地利与德国的边境小镇布劳瑙。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是奥地利海关职员,母亲克拉拉·波尔兹尔是阿洛伊斯的第3任妻子。希特勒经常与父亲冲突,叛逆性格极为强烈。中学没有毕业便辍学了,一心要做艺术家,青年时靠做零工为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25岁的希特勒突然发现了释放**的渠道,志愿参加了德国军队。在阴冷污浊的战壕里,希特勒毫无怨言,表现得异常坚韧英勇,在命令与服从的原则里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德国的战败使希特勒感到震惊和无比愤怒。
  1919年,心怀不满的希特勒参加了一个法西斯组织"德国工人党"。希特勒能言善辩,很快便控制了这个小政党。1920年2月,希特勒将该党更名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1921年7月,希特勒成为该党主席,按照意大利法西斯的榜样,他组建了自己的打手队伍--"冲锋队",身穿褐色制服,因此也被称为"褐衫队"。
  当时的德国战败不久,国内政局一片混乱,经济极度困难,各种思想和社会势力鱼龙混杂。为争取民心、扩大影响,希特勒抓住《凡尔赛和约》的屈辱大做文章,号召德国人振作起来,撕毁条约,挽救民族危亡,争取"与其他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希特勒的宣传蛊惑下,纳粹党员人数不断上升。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取得政权之后,希特勒深受鼓舞。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召集"褐衫队"在慕尼黑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发动政变,"进军统帅大厅"。但是,在进军途中,德国警察阻止并逮捕了暴动者,希特勒也被投入了监狱。

  第5节: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在兰德斯堡监狱服刑的9个月里,希特勒整理了他的法西斯思想,写下了《我的奋斗》一书,明确地透露了他的称霸世界的大计:占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接着是消灭法国、英国和俄国。然后,建立一个"建筑于奴隶制和不平等思想上的伟大的新社会",由"雅利安优等民族"日耳曼人统治全世界。
  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沉重地打击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议会民主制度。当时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人。面对困难,最后一个由议会选举产生的联合政府竟然宣布辞职,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于是,根据宪法,国家权力在危急时刻转入兴登堡总统一人之手。这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元帅不断地任命"总统临时内阁",颁布"总统暂行法令",国会和民主制度被束之高阁,共和国体制实际上已经有名无实了。
  深刻的经济危机和极度混乱的政治局势为希特勒提供了飞黄腾达的良机。在1932年7月的大选中,希特勒极力煽动德国人要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宣扬"强权国家是改善经济的前提"。这些主张赢得了德国民族主义者和工业家们的欢心,纳粹党最后获得了37.3%的选票,一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纳粹党上台之后,"褐衫队"和党卫军立即冲上街头,肆意跟踪、殴打和杀害一切政敌。2月27日,纳粹制造了"国会纵火案",嫁祸德国GCD,随即颁布了《保护人民和国家的紧急法案》,废止了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4月1日起,希特勒禁止犹太人经商,4月26日成立秘密警察--盖世太保。5月2日,德国政府取缔工会,6月27日,希特勒勒令解散德国社会民主党,7月14日,希特勒颁布禁止成立新政党的法律,使纳粹党成为德国惟一的政党。
  同年7月,希特勒设立了"德国经济总委员会",将国家经济分成工业、能源、银行保险和手工业等6个部门,将全国划分为18个经济省。德国经济开始转入战争轨道,控制物资出口,主要进口军需物品,钢铁、军火、燃料和化学合成等军事工业得到了重点扶持和迅速的发展。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病逝,希特勒接管了总统职权,自封为"德意志国家和人民的元首",称呼德国为"德意志第三帝国"。
  完全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希特勒加紧了将德国改造为战争机器的步伐。1935年3月5日,希特勒宣布建立国防军,13日下令建设空军,16日发表重整军备宣言,颁布国防法令,恢复普遍义务征兵制,17日全德国举行庆祝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
  1936年3月1日,希特勒下令实施训练计划。7月22日,希特勒派兵援助西班牙的法西斯叛乱。1937年,希特勒又与臭味相投的墨索里尼结盟,建立了侵略战争同盟"罗马-柏林轴心"。
  1938年,希特勒自任国防部长,组建直属于他个人的国防军司令部,掌握了完全的军事统帅权。德国的军费迅猛增长,从1933年的7亿马克一路飙升至1938年的600多亿马克,增幅近百倍之多。陆军从1935年的30个师增至到1938年的51个师。1938年时,空军仅有368架飞机,到1939年便猛增至8295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支空军。在军火生产上,1939年德国的产量已达美国、英国两国总和的2倍多,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精彩旁白:
"我的优点就是不受任何理论上或者道德上的清规戒律的约束。""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德)阿道夫·希特勒著《我的奋斗》

  5.以邻为壑的绥靖政策
  战争的脚步正在迅速地迫近,法西斯的铁蹄和狰狞的叫嚣声已经清晰可闻了。但是,西方列强们的应对之道却是以邻为壑的绥靖政策。
  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厮杀之后,英国、法国等老牌欧洲强国虽然在表面上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自身的实力也在战争中消耗殆尽,到处是残垣断壁,山河破碎,今非昔比,没有了往日横行世界、称霸欧洲的锋芒和锐气。
  沉重的战争负担耗光了英国的老本,不仅被迫卖掉了10亿英镑的国外投资,还欠了美国44亿美元的债务。由于实力的衰落和工业生产的下降,大英帝国称雄250年之久的海上霸主地位也开始动摇了。伴随着各殖民地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英国政府内外交困,以至于战后的几届保守党和工党政府都因为无力缓解危局而辞职。

  第6节:代价再高也不为过
  内外交困之下,战后的历届英国政府都以恢复国内经济和解决帝国内部问题为执政重点,强调"经济危险是必须对付的最紧迫的危险,其他事务必须让位、必须等待。"重整军备不得影响经济恢复,同时幻想以虚张声势的外交手段来保持既有的霸权地位。1935年时,德国的空军实力已经超过了英国。而张伯伦政府却认为重整军备将"压垮这个国家的脊背",一面大幅度削减军事预算,一面严格限制英国军队的规模,主张"退守帝国",在军事上撤出欧洲。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的法国,战后情况更为糟糕。战争损失高达2000亿法郎,劳动力损失约为136.5万人,战后工业产量只有战前的57%,农业萎缩到发生粮食危机的程度。而且,一向以高利贷者著称的法国已经变得负债累累,欠美国的外债就有40亿美元。本来指望从德国的战争赔款中捞回血本,结果又在美国、英国的威压下和德国的抵制下弄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由于国力衰落,经济极度困难,法国政局一直处于动荡和混乱之中。从1925年4月到1934年2月,来去匆匆的法国政府竟然更换了17届之多;仅1933年一年里,法国内阁就走马灯似地换了7届。内政的困难与混乱使得法国在外交上更加难以保持连续性、坚定性和独立性,只能追随英国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法西斯侵略行径推行苟且偷安的绥靖政策。
  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赢家--美国--又如何呢?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从战前的负债累累一跃而为全世界20多个国家的债主。世界黄金储备的40%以上都流进了美国的腰包,纽约取代伦敦成了世界金融的中心。在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美国都取代英国成了西方世界的领袖。
  但是,美国远离欧洲和亚洲,依仗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天然屏障,美国并不担心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之手会伸向自己。同时,从建国之始,美国就流行着孤立主义的历史传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孤立主义思潮在美国异常活跃,极力鼓吹撇开国联,不参加任何联盟,不卷入、不牵连任何国际义务,散布和平幻想,掩盖战争危险,主张裁减军备、避免战争,"代价再高也不为过"。
  迫于孤立主义思潮的压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届美国总统在竞选时都不得不顺应这一潮流,保证不卷入战争,不把选民的孩子送到国外去打仗。因此,美国总统往往在外交上推行"中立"、"不偏不倚"和"武器禁运"等政策,坐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到处挑起战火,肆意侵略。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景象也给欧美各国留下了不堪回首的惨痛记忆,因此,和平主义思想和厌战、畏战情绪在西方社会十分盛行。同时,作为战胜国,英国、法国、美国等也感到心满意足,幻想从此天下太平。法国的和平主义尤其严重,认为自己要得到的已经都得到了,剩下的就是保住既得利益了。士兵们认为军事训练已经没有必要,驻地的**中心成了部队的活动重心,酒精中毒的现象在军人中间非常普遍。
  绥靖政策的另一个重要背景就是,20世纪初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根本对抗。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世界各地都掀起了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直接冲击了西方列强的统治体系和殖民地后方。因此,西方列强都非常仇视新生的苏联,对共产主义威胁惶恐不安,千方百计地削弱苏联和限制共产主义的影响。于是,处于苏联与法国、英国之间的德国便被看成了阻止"共产主义威胁"的"壁垒"。"祸水东引"便成了西方列强反苏、镇压欧洲革命的政策选择。为此,英国甚至公然喊出了"宁要希特勒,不要斯大林"的口号。
  英国首相鲍德温也曾再三声言:"假如一定要打仗的话,我希望看到布尔什维克与纳粹打起来。"另一位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如意算盘打得更响:"希特勒的行动将指向东方,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完全不卷入了。"
  然而,绥靖政策并没有给西方带来和平,反而怂恿、加速了法西斯侵略者的战争步伐。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不宣而战,悍然入侵东非小国埃塞俄比亚。对此,英、法等国的反应只是发表一份空洞的谴责声明。法国外长赖法尔甚至额手称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墨索里尼的侵略成功,使希特勒深受鼓舞。



285900537排版整理)
liuyis[AT]live.com

TOP

  第7节:大难临头各自飞
  1936年3月,希特勒公然宣布废除《罗加诺公约》,出兵进占莱因非军事区。英、法等国的反应依然是软弱无力的谴责声明。随即,希特勒又下令在德、法边境修筑了"齐格菲防线",为发动进攻做好准备。
  1938年初,为了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希特勒在奥地利制造骚乱,寻找并吞奥地利的借口。3月12日,德国直接向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辞职,许士尼格被迫接受。接任的新总理同意邀请德军进驻奥地利,德军随即占领奥地利全境。13日,宣布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面对德国肆无忌惮的侵略行径,英国、法国、美国表面上仍然发表了抗议,实际上却认为德奥合并"势在必行"。1938年4月初,英、法、美三国政府分别承认了德国并吞奥地利的现实,撤回驻奥使馆,代之以驻维也纳领事馆。不费一枪一弹,德国便轻易地吞并了一个主权国家,这对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几个月之后,希特勒又开始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他一方面谎称捷克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遭受了"迫害",一面陈兵边境,要求割让苏台德地区。正当捷克斯洛伐克急需英、法等西方大国主持正义、伸出援手的时候,英、法等国却已经决定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换取德国的"谅解"。
  危急关头,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法国总理达拉第的支持下,主动求见希特勒,明确表示"承认苏台德地区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则",请求希特勒在他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协商之前不要动武。随后,在英、法的联手威胁和劝诱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接受了割地的建议。之后,张伯伦飞赴德国会见希特勒,并提议召开四国首脑会议,讨论领土转交事宜。
  1938年9月30日,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首脑在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议》,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在10天之内割让苏台德地区以及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给德国。作为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却不能与会,只是在会后由英国代表通知他们结果,并且告知"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决词。"
  希特勒又一次兵不血刃地实现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野心。
  《慕尼黑协议》签字后,张伯伦带着他事先拟好的《英德宣言》,单独会见了希特勒。竭力向希特勒陈述,只有加强英德合作,才能解决欧洲和世界和平问题。为了进一步麻痹英国,希特勒慷慨地在宣言上签了字。随后,法国总理达拉第也得到了一份《法德宣言》。
  当日,张伯伦踌躇满志地返回伦敦。一下飞机,就拿出《英德宣言》向欢迎的人群挥舞,兴奋地宣布:"从今以后,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

精彩旁白:
"这些阴谋家,在西班牙问题上,在中国问题上,在奥地利和捷克问题上,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毛泽东选集》

  6.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在西方国家绥靖政策的滋养下,希特勒一口一个,干净利索地吃掉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侵略的欲望越发炙热,仿佛一只发疯的狂犬,血口獠牙,随时准备扑向下一个目标。
  这一点,全世界都看在眼里,只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各打各的算盘。英国、法国手持希特勒签字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自以为得到了"光荣的和平",一心想要"祸水东引",将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美国远在大洋彼岸,有恃无恐。唯有苏联无遮无拦,胆战心惊地暴露在希特勒的炮口之下。
  而此时的苏联,刚刚经历了1936年至1939年的清党肃反运动,逮捕了500多万人,枪决了50多万人。领导十月革命的2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15人被处决,首届苏维埃中央政府的16名成员被处决了12人。斯大林的铁腕已经牢牢地掌握了苏联。
  第8节:下定决心粉碎波兰2005年04月20日
  鉴于战争的威胁日愈迫近,斯大林大力加强国防建设。在1938年开始的苏联第3个五年计划中,国防工业投资占到整个工业投资的1/4以上,许多民用企业纷纷改建为军需工厂。同时号召和组织妇女参加工业生产,掌握男子的工种,建立劳动后备军。另一方面,斯大林也在国际上寻求建立集体安全体系。
  在斯大林的一再建议下,1939年4月15日,英国、法国、苏联三国在莫斯科举行了关于互助反侵略的谈判。会谈中,苏联向英国、法国建议:缔结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三国反侵略互助条约;三国共同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但是,英国和法国实际上仍然热衷于绥靖政策、幻想着"祸水东引",对苏联的建议十分冷淡,使得谈判持续了将近4个月还是毫无结果。
  与此同时,希特勒也对英、法、苏三国谈判深感忧虑。唯恐三国一旦结盟,将使德国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因此。希特勒抓住英、法、苏三国彼此猜疑的矛盾,大耍两面手段。一方面暗中与英国秘密会谈,英国同意了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另一方面,又一再向苏联表示德国无意侵犯苏联,希望改善关系,使两国关系"安定化、正常化"。
  1939年8月20日,急不可耐的希特勒直接致电斯大林,要求苏联同意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赴苏会谈签约。
  而此时的苏联也同样面临着腹背受敌的现实危险。在远东地区,日本挑起诺门坎事件,向苏联发动进攻;而德国与日本这两个法西斯又在紧锣密鼓地谈判结成军事同盟。危机当前,苏联既然得不到英国和法国的合作,也就但求自保了;斯大林做出重大决策:同意里宾特洛甫前来莫斯科。
  8月23日,里宾特洛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字的全权证书,飞抵莫斯科。当日,斯大林、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通过两次会谈,正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施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该条约的签订,表明苏联在战争中将保持"中立",实际上是回敬了英法"祸水东引"的企图。而德国则借此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可以毫无顾忌地去进攻波兰了。
  希特勒有一个相当深刻的看法,认为斯大林的原动力来自"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比来自共产主义的为多。里宾特洛甫也认为斯大林是现代的伊凡雷帝。《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后,苏联又与德国达成了《附属秘密议定书》,这笔秘密交易充分地暴露了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
  根据苏德之间的秘密协议,在德国进攻波兰的同时,1939年9月17日,苏联也从东线进攻波兰,派出60万红军占领了共约20万平方公里的波兰领土。同年11月,苏联又出兵芬兰,抢占了4万多平方公里芬兰领土。随后,又迫使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申请加入"苏联,并吞了17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土。此外,苏联派兵攻占了罗马尼亚的一部分国土。通过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为苏联夺取了4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掠获2400万人口,建立起从芬兰湾到黑海海岸的"东方战线"。

精彩旁白: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订立之后的整个形势,大大地打击了日本,援助了中国,加强了中国抗战派的地位,打击了投降派。中国人民,对于这个协定表示欢迎,是很正确的。"
——《毛泽东选集·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

"在斯大林的眼里,西方的自由资本主义和希特勒的资本主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斯大林能从与西方亲近的政策一下子走向与希特勒联盟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秘史》

  7.闪击波兰,大战爆发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波兰曾经从战败的德国手中夺取了但泽地区。希特勒对此一直怀恨在心,在《我的奋斗》中他曾恶狠狠地写道:一个竟然敢于割去并吞并了德国领土的波兰是不可饶恕地冒犯了德意志民族。因此,早在1939年4月,他就下定决心要粉碎波兰。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等于是对波兰下达的死刑判决书。
  第9节:就这样被消灭2005年04月20日
  为了制造进攻波兰的借口,希特勒煞费苦心地导演了"波兰人"袭击德国电台的丑剧。1939年8月31日深夜,数十名被化装成"波兰军人"的德国囚徒,在纳粹党卫军指挥下,向地处德波边境的德国格雷威茨电台发起突然袭击。随即遭到事先埋伏在电台四周的党卫军的机枪扫射,几分钟之内全部毙命。一名纳粹摄影师立即对战斗现场进行了拍照。翌日的德国各大报纸,全都刊登了"波兰人"入侵德国的新闻照片。
  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德国160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实施向心突破,"闪击"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波兰的天空上,突然间铺天盖地出现了1500多架德国新式飞机,对波兰的机场、交通枢纽、铁路、经济与行政中心进行狂轰滥炸。波军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线飞机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其它辎重被原地摧毁,交通枢纽、通讯系统和指挥中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波兰部队陷入一片混乱。
  在陆地上,德国在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集结了由21个师编成的"北方"集团军群,在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展开了由33个师编成的"南方"集团军群。这两个集群分别由第1航空队和第4航空队配合。德军共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在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6000门火炮的掩护下,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成扇形攻势,闪电般地向波兰腹地长驱直入,很快就突破了波兰防线,将慌恐的波军打得七零八落。
  当天上午10时,希特勒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帝国军队已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9月3日,作为波兰的军事同盟国,英国和法国迫不得已先后对德国宣战。
  波兰政府对于战争的危险,当然也早有感觉,只是一味担心刺激德国,不敢积极备战。直到8月29日,德军在波兰边境大举集结,并发生军事冲突,波兰政府才于当天下午决定实行全民总动员。但是,英法两国大使却认为此举会让人以为波兰好战,于是波兰政府又把动员令推迟到8月30日下午才公布,31日凌晨才正式开始动员。
  而此时距离德军发动进攻只剩一天的时间了,拥有39个师、100多万人的波兰军队根本来不及摆兵布阵,只能仓皇应战、孤立无援地在各自的防区里独自抵抗德军的进攻。而且,波军装备落后,不得不用轻武器与德军的坦克部队展开可怕的大厮杀。战斗在一片混乱中进行。波兰各级政府已经陷入了瘫痪状态,官员们放弃了自己的职守,老百姓慌乱地四处逃命。
  战火中的波兰政府再三哀求盟国立刻给予支援。根据军事协定,英法本应以航空兵对德国实施突击,并对德国西部边境实施进攻。但是,英法形式上虽然对德国宣战了,实际上却按兵不动,仍然幻想把德国的侵略向东引向苏联。
  而波兰总统则在战争爆发的当天就逃离了首都华沙,波军总司令则逢人就散布波军必败的论调。9月4日,波兰政府机关、政府机密文件和黄金储备也都撤离了华沙。试想,这样的政府怎么可能保护老百姓呢?
  9月8日,进展最快的德国第10军已经兵临华沙郊区,随即与中央区德军会合,对华沙形成南北夹击之势。9月9日,波兰政府又撤到克列梅涅茨,9月13日逃到接近罗马尼亚边境的扎列希基。9月14日华沙与波兰各地的联系完全断绝了。9月16日,波兰政府越过边界,逃到了罗马尼亚。
  9月17日,早已同德国商量好瓜分波兰的苏联,借口波兰政府已经不复存在,出兵波兰。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共60万人,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进攻。9月18日,苏军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与德军会师。9月19日,波军19万人向苏军投降。
  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发起攻击。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华沙的波兰守军停止抵抗。9月28日,华沙守军向德军投降。一个3500万人口的欧洲国家就这样被消灭了。
  在历时四周的波兰战役中,波兰军人战死66300人,伤残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军俘虏21.7万人,逃至邻国10万人,波兰居民遭受了巨大的牺牲,仅华沙就死亡近25万人。而德军也战死10600人,伤残30300人,失踪3400人。
liuyis[AT]live.com

TOP

  第10节:**牌免税法令
  在这次战争中,德军首次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配合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巨大威力。为了冲破敌方防线和扩大战果,德军还首次使用了重兵快速兵团--坦克师、坦克军和摩托化军,与航空兵密切协同作战,扩大了进攻战役的纵深,提高了进攻战役的速度。

精彩旁白:

希特勒在德军统帅部会议上说:"我将提出发动战争的理由,不管讲得通讲不通。事后没有人会问胜利者当初讲的是不是真话。是非问题无关紧要,要紧的是胜利。"
  --(法)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

  8.奇怪的战争
  从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到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长达8个多月的时间里,英法两国一直按兵不动,宣而不战,西线的欧洲异常平静。英国人称这段时间为"假战",法国人称之为"奇怪的战争",德国人则称之为"静坐战争"。
  波兰战役爆发之后,英法两国在西线部署了115个师,而德国只有23个师,希特勒正在东线集中兵力进攻波兰,西部边境"只是一道纸屏"。如果英法真诚援助波兰,立即从西线进攻德国,那么德军将陷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但是,死抱着"绥靖政策"不放的英法却只求西线无战事。
  对此,希特勒早已算定。在闪击波兰的前夕,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就在日记中写道:"元首很放心……他估计法国人和英国人不会进犯德国本土。"同时,希特勒也指示西线德军要极其慎重行事,"第一枪只能由敌人先放。"
  而英法两国也根本就无意主动进攻。为了保证不出事,德法的士兵都用高音喇叭相互宣传,请对方放心自己绝对不会先开第一枪。有些地方的军队甚至大摇大摆地到河里洗澡,若无其事的士兵还用法国葡萄酒交换德国啤酒。英法飞机每晚都要在敌境内丢下许多东西,但不是炸弹,而是给熟睡中的德国人扔下成吨成吨的和平传单。
  对于这种奇怪的战争场面,当时在战地采访的法国记者多热莱斯写道:"那里的宁静气氛令人惊讶。驻守在莱茵河畔的炮兵悠闲地观望着德国运送弹药的列车在河对岸来往行驶,我们的飞行员从萨尔区工厂冒烟的烟囱上空飞过也不投掷炸弹。很显然,最高统帅部最关心的是不要打扰敌人。"
  为了帮助无所事事的前线士兵摆脱无聊和空虚,法国政府于1939年11月21日在军队中设立了"**服务处",负责组织前线军人的**活动。11月30日,法国议会讨论了给士兵们增加酒类供应的问题。1940年2月29日,达拉第总理签署了一项"供作战部队用"的**牌免税法令。随后,又为军队送去了一万个足球。
  军队的**有政府的照顾,而法国老百姓的又有谁管呢?经过了1939年严酷的冬天,许多法国家庭都因为有人被征兵而发生了经济困难,只有公务员和军火工厂的工人还能照常拿到薪水,勉强度日。空袭的警报往往平白无故地把城市居民从睡梦中惊醒。地下室已经改成了防空掩蔽所,纪念碑用沙袋加以保护,人们背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用的防毒面具四处游荡,内心了充满了恐惧与空虚。
  公众渴望听到爆炸性的新闻,因此各种荒唐的谣言满天飞。由于政府严厉管制新闻,人们转而收听外国广播,尤其是"德国电台的那个法奸"费尔多纳的广播,此人宣称:法国被背信弃义的英国拖进了战争,英国人不打到法国人都死光是不会罢手的。
  实际上,英国人也不想打仗。张伯伦首相就多次表示,英国不是在对德国人民作战,"我所希望的并不是军事胜利--我对这种可能性也深感怀疑--我希望的是德国内部的崩溃。"。
  遗憾的是,"德国内部的崩溃"等来等去一直也没有出现。相反,获得一连串的侵略成功之后,希特勒在德国的威望越发如日中天,一呼百应了。
  与英法两国的莫名其妙和无所作为相反,希特勒对自己的战争目标和现实形势都有非常清楚的认识。早在波兰战争结束之前,1939年9月27日,他就对德军下达了准备在西线发动进攻的命令。他明确指出:"战争的目的是击溃法国,并迫使英国投降,"从而在欧洲确立德国的霸权地位。同时,他也明白:"时间总的来说将不利于我们。敌方的经济潜力比我们大……因此要向西方进攻,越快越好。"
  第11节:在适当的时机宣布投降
  1939年10月9日,希特勒又向德军下达了《西线作战的备忘录和方针性指示》。指示德军应在西线进攻,而不必考虑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的中立问题。10月19日,德军各军种总司令正式接到了在西线作战集中和展开兵力的训令,即闪击法国的"黄色方案"。
  然而,在刚刚结束的波兰战役中,德军的运输汽车已经折损了50%左右,而弹药库存和供应更是严重不足。截至1939年10月初,德军所拥有的备用弹药总共只够28天的战斗之用。德国工业还不能满足德军不断增长的军火需要。
  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在1939年11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对于最高统帅部下令实施的进攻,没有一个高级指挥机关认为有胜利的把握。"希特勒也不得不同意这种看法。因此,进攻命令先后推迟了30次之多,一直拖延到1940年5月10日。
  德国利用这一段"奇怪的战争"时期,加紧生产军事装备和弹药,迅速增强了德军的作战实力。从1939年9月到1940年4月,德军增补了680辆新型坦克。一些轻装师随着武备的增加而改编成了坦克师。陆军增配了1368门野战炮、2172门新式迫击炮和1630门反坦克炮。空军增加了1500架作战飞机。德军员额新增330万人,新建立了15个军、31个步兵师、9个后备警备师。德军在西线投放的兵力也从1939年11月的96个兵团,猛增到1940年5月的136个兵团。
  精彩旁白:在"奇怪的战争"期间,英国人虽然已经与德国人开战,内心里却还是摆脱不了苏联人的身影。1939年12月28日,英国参谋总长艾恩赛德将军在日记中写道:"我认为,我们已经有可能把一切都掉转过来反对俄国人和德国人。但我们的牌要打得十分谨慎,行动要做到出其不意。"
  而法国的情况则有记者凯瑞利斯的记述:"到处都在鼓吹十字军远征精神……到处都是一个呼声:'向俄国开战!'原先主张待在马奇诺防线后面一动不动的人,现在却要派遣军队到北极去作战!"
  --(法)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
  12.荷兰、比利时陷落
  夹在德国与英、法之间的中欧小国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特别害怕招致希特勒的惩罚,一有机会就郑重声明"本国置身于战争之外的坚定决心,"幻想通过严守"中立"来消灾避难。因此,在开战之前,它们一直顽强地拒绝与英、法进行任何有关联合防御的商谈。
  荷兰的主要城市、工业中心和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马斯河、伐尔河与莱茵河3条大河之间。荷兰军队共有35万人,编为8个步兵师、1个轻装师和1个特别师,部队总体上装备较差,缺少训练。早在1939年以前,荷兰便做出决定:一旦遭到德国的入侵,就放弃东部、南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国土,退守盖尔德与乌德勒支两省交界处的格莱伯一线阻击敌人,然后退到老荷兰--"荷兰要塞"去,用传统的放水泛滥的办法来阻挡德军。
  1940年5月10日德军不宣而战、发动进攻之前,荷兰已经通过驻柏林的武官获得了德军即将入侵的消息。估计到德军可能空投伞兵,荷兰便提前在机场和公路上设置了障碍物;然而,事实证明,荷兰的防御准备远远不足。德国伞兵虽然未能一举占领荷兰王宫,但是却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海牙近郊的3个机场,并在鹿特丹、穆尔杰依克、多尔雷德赫特等地成功地构筑了工事。
  马斯河上的2座桥梁也不费吹灰之力便落入了身穿荷兰军装的德国伞兵手中。滑翔机、运输机和降落在伐尔河上的水上飞机不断地运来新的德军增援部队。大兵压境之际,荷兰军队的士气一触即溃,仓惶越过江河障碍,退往"荷兰要塞"。
  5月13日,德国第18集团军的装甲师开始向"荷兰要塞"发动进攻。当日,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授权荷军司令在适当的时机宣布投降,然后便携同大臣们登上一艘英国驱逐舰去了英国。
  5月14日,德军要求鹿特丹投降,但是,荷兰军队拒绝了德军的最后通牒。随后,鹿特丹遭到了轰炸,风助火势,整个市中心陷入一片火海,25000多栋房屋被毁,上千人死亡。
  第12节:主将无能,累死三军2005年04月20日
  尽管荷兰当局大声呼救,然而,西方盟国的援军却一直渺无踪影。5月15日上午,荷军指挥部下令停止抵抗。
  比利时的情况也很危急。5月10日,德军进攻前夕,比利时军队共有65万人,编有18个步兵师,其中6个是正规师,另有2个摩托化骑兵师、1个重炮师、2个阿登山区猎兵师和3个战斗机团,186架飞机,但是没有坦克和防空装备。
  自从1930年起,比利时已经做好了打算,一遇战事便撤退到安特卫普至那慕尔一线。因为这里是最短的防御线,可以保卫"国家堡垒"。比利时人称呼这条防线为"KW线",名字取自防线两端的两个村庄克林斯霍特和瓦福。
  5月10日,比利时投入了12个师扼守阿尔贝运河,6个师保卫"KW线"。阿尔贝运河宽60米,两岸陡峭,是一道天然的外围防线,可以掩护了整个比利时的国土。如果阿尔贝运河防线被突破,比军将全部撤到"KW线"和"国家堡垒"中去。
  在比利时的防御计划中,另外还分出1个骑兵师和1个轻步兵师组成"K分遣队",负责炸毁阿登山区的道路和桥梁,然后撤回马斯河,进入"KW线"上的阵地。而阿登山区正是德军预定的主攻地段。
  5月10日,比利时的"K分遣队"执行了爆炸任务之后,不等法军赶来接管阵地便匆忙撤走了。当法军开到这里时,发现他们前来增援的友军已经走掉了,士气大为沮丧。比军和法军不仅严重高估了阿登山脉的防御价值,友军之间的缺乏合作也给德军创造了轻松突破的便利条件。
  而比利时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阿尔贝运河防线,也被德军空降兵轻松突破了。阿尔贝运河上有3座重要的桥梁,比军设置了严密的防御,预先埋设了地雷,桥梁附近还有一座高出运河130多米的钢筋混凝土炮台。该炮台配备4个装甲炮塔、4个暗炮塔、12个反坦克炮阵地和大量机枪巢,守军1200人,炮台内储备了可供30个昼夜使用的粮食和弹药。
  5月10日拂晓,300名德国伞兵冷不防从天而降,居然将阿尔贝运河上的2座桥梁毫发无损地占领了。火力威猛的炮台也同时受到了85名德国伞兵的突然袭击。原来这些德军伞兵事先早已采用大小相同的模型演习过多次,无怪乎他们干得如此准确而又迅速。事后,比军又被德军在战线后面投下的假伞兵所迷惑,既没有去收复桥梁,也没有去救援派炮台。到5月11日清晨,阿尔贝运河上的桥梁和附近的炮台都已经落入了德军的手中。
  5月12日,前方的比军放弃马斯河沿岸阵地,冒着德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撤入了"KW线"阵地。法国第7集团军的几个机械化师也匆匆赶到,进入了比军左侧的阵地。英国远征军也占领了比军右侧的野战阵地。
  5月13日,盟军与德军的战斗在日昂布鲁打响了。法军远道赶来,在坦克方面又处于劣势,情报不灵,空军支援也不足,因此战斗打得十分吃力,但还是守住了阵地。直到5月15日,德军仍被阻于卢万和日昂布鲁两地。然而,同一天下午,盟军接到了脱离战斗的命令,因为德军主攻部队已经在色当隘口突破了法军的防御,先头部队正向英吉利海岸方向扑来,在比利时作战的盟军有被敌人从南面包围的危险。
  此时,法国总参谋部如梦初醒,终于明白了德军的主攻方向不在比利时而在色当地区。于是急令进入比利时的盟军火速撤回法国,真正是"主将无能,累死三军。"
  5月16日,当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听到战局不利的消息赶来巴黎时,询问甘未林将军:"你们的预备队呢?"甘未林回答说:"没有。"接着甘未林就狠狠地攻击东北方面军司令乔治将军,认为后者应该为这一失职负责:"我万万也没有料到,一个防守500英里战线的总司令,手里竟然会没有一支主要突击部队!"
  精彩旁白:实际上,法国军事家们的视野总是超不过1914~1918年的那场大战。司令部"天天落后于形式,把各师的兵力当作赌桌上的零钱信手掷去,经常下令把部队集结在离敌人的突破点太远的地方。由于缺乏与闪电战的速度相适应的通讯系统,司令部依据的往往是迟到的情报,命令从发出的时刻起就是无法执行的。"
  --(法)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
liuyis[AT]live.com

TOP

  第13节:保证了历史会重演
  13.敦克尔克撤退
  5月15日,德军突破马斯河之后,法国政府惊恐万状,决定撤往图尔,外交部开始焚烧档案。法国总理保罗·雷诺向英国首相丘吉尔发出求救电报:"昨晚我们作战失败。通往巴黎的路已被打开。请把你们可以派出的全部飞机和军队派来。"
  在被突破的地域,法国第9集团军向西溃退。古德里安指挥的德军先头部队则不顾上峰要求等待步兵跟进的命令,继续快速向西推进,直扑英吉利海峡。
  5月16日,古德里安的部队抵达马尔和蒙科内,遭遇仓促编成的法国第4装甲师的阻击,该师师长是前一天才上任的夏尔·戴高乐上校。这个装甲师只有3个坦克营,缺乏运输工具,步兵也没有跟上来,昨夜刚摸进阵地,有些坦克还因为不明地形陷入了泥沼。激战到傍晚时分,第4装甲师两侧受到威胁,被迫退出战斗,撤往拉昂以北的集结点。
  但是,溃退中的法国第9集团军却在5月18日傍晚落入了德军的虎口,全军覆没,司令被俘。德军在圣康坦附近击溃了法军的几个掩护部队,再往西便已经没有了盟军的主力部队。至此,德军从越过阿登山脉,突破色当隘口、马斯河防线,一路向南、向西,进逼英吉利海峡,已经将盟军在比利时的部队与法国南部的部队拦腰切断。
  德军挺进的速度非常之快,5月19日已占领了堪培莱、皮龙尼和贝隆,20日抵达亚眠。古德里安的指挥车跟随部队一路西进,沿途经过了无限漫长的难民行列,期间还看到法军的车辆居然也跟在德军纵队的后面飞跑,赶着逃回巴黎。
  5月21日,古德里安接到命令挥师北进,以占领海峡诸港口为目标。5月22日,德军在迪斯夫利斯、沙美尔和包罗根遭到法军的有力阻击。在这些地方,德军遭到了盟军空军的猛烈攻击,而德国空军因为基地遥远却难以提供支援。激战一直持续到23日,德国步兵用梯子爬城,才攻入包罗根城区。24日,德军越过海岸与荷尔奎之间的阿运河,并包围了古老的海上要塞--加莱港。此时,古德里安的坦克军距离英吉利海岸上最后一个大港--敦刻尔克--只有大约20公里。
  敦克尔克当时是被分隔在比利时的盟军的惟一补给线和海上退路。英国远征军每天所需要的2000吨弹药和军需供给全都要从英国海运过来,经敦刻尔克上岸。而当时驻守在阿运河抵抗德军坦克兵团的只有盟军的一些零星兵力--6个没有炮兵的步兵营。如果德军继续前进,攻占敦刻尔克,盟军北方集团将面临被彻底包围、全军覆没的危险。
  万幸的是,希特勒在5月24日出现在德军"A"集团军群司令部,听取了战区司令龙德斯泰特将军的汇报,紧急命令德军"停止前进",原地待命。希特勒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叫停",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各种解释都有,历史学家们分析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说希特勒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担心坦克部队陷入佛兰德的沼泽地,有必要保存坦克师的实力,以备随后用于法国南部的战役;二是说一向喜欢吹牛的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向希特勒保证,他的空军可以单独解决敦刻尔克和加莱港。
  不论原因是什么,希特勒的紧急"叫停"确实给几十万盟军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撤退时机,虽然盟军此前已经挥霍了太多的时间和战机。
  大约在一周之前,5月16日,惊慌失措的法国总理雷诺将83岁的贝当元帅从驻西班牙大使的任上召回巴黎,又从贝鲁特召回了73岁的魏刚将军。每位法国人一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就立刻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他们的出山好像保证了历史会重演一样。
  然而,法国却不愿意想起:这两位民族英雄曾经长期负责治理法国的军队,法军所采用的陈旧过时的作战概念和方式正是他们的杰作,而这正是法国目前遭受挫败和不幸的重要根源。
  5月19日,雷诺临阵换将,解除甘未林的职务,任命魏刚为法军总司令。而魏刚当时对战况一无所知,只晓得敌人已深入腹地,但是完全不了解盟军的兵力和动向。魏刚想亲自了解前线情况,因此不能做出任何决定,盟军的战役指导一时中断了。
  第14节:像是一条想要溜走的鱼
  5月21日,魏刚飞到伊帕尔,打算召开各战区指挥官会议。但是,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将军未能到会。魏刚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法国第1集团军群司令比约将军讨论了局势,建议组织被德军分割的各集团军向南反突击,与南部索姆河一线的法军主力会合。魏刚委托比约将军负责落实突击任务,然后就飞回了巴黎。
  魏刚走后2小时,戈特将军才赶到伊帕尔。比约转达了魏刚的意图。之后,比约在返回司令部的途中遭遇车祸身亡。法军第1集团军司令布朗夏尔接任第1集团军群司令。
  5月22日,盟国最高军事会议在万森举行,魏刚阐述了他的反突击计划,并宣称:"德军已坠入陷阱,只要盖子一关上,他们就必将被消灭。"盟国最高军事会议批准了魏刚的计划。
  然而,5月21日深夜,当两个法国师在阿拉斯地区发起进攻时,英军却在迫使德军后退了几公里之后停止了前进,25日深夜英军撤离了阿拉斯。法军也随即撤退到杜埃、拉巴塞、贝顿三运河地区。被逼到海边的盟军企图与南部法军主力会合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尝试,就这样收场了。
  事实证明,盟军经不起艰苦环境的考验。当时,戈特将军关心的主要是保存英国远征军。其实,早在5月17日,他就下令一些英军后勤部门撤回英国。5月19日,英国海军部也已着手制定从敦刻尔克撤退的计划。丘吉尔在盟国最高军事会议上大谈英法友谊,却对英军的撤退计划只字不提。
  英军在25日的撤退行动就像是一条想要溜走的鱼,引发了渔夫重新拉紧鱼网的警觉,停滞了3天的德军在26日接到了继续向敦刻尔克推进的命令。盟军也在当天放弃了同法军主力会合的企图,开始向敦刻尔克撤退。而戈特将军也接到了英国政府同意实施英军撤出法国的"发动机战役"的电报。
  5月27日,比利时国王"看不出"继续与德军作战有什么"意义",决定投降。28日,比利时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将武器装备完好地交给了德军,比军全部成了俘虏。
  比军投降后,余下的法军和英军被德军封闭在敦刻尔克附近不到60平方英里的"口袋"里。德军轰炸机从27日起便开始猛烈轰炸敦刻尔克,但是,英国空军也派出了所有的后备战斗机来保卫滩头阵地、登船点和停泊的船只。27日,仅仅撤走了7700名英军。
  英国海军部集中了693艘军舰,还征用了大量的商船和渔船。法国海军部也组织了15艘驱逐舰、20艘其它舰艇和近200艘民用船只来撤退法国军队。海岸居民点的许多摩托快艇、游船、疏浚船、拖网船和帆船也都参加了拯救盟军的工作。
  5月28日,英军撤走了17000人,但是海滩上仍有大量的士兵等着轮到他们上船,而这些士兵的给养也需要用船运来。5月29日,救走了47000人。戈特将军决定丢弃所有的武器。按照他的指示,英军不许携带武器的法军进入海滩,法军因而未能撤退。后经法军指挥部要求,英军才同意每天给法军提供5000人的舱位。
  到5月30日,英国远征军已经全部撤到环形滩头了,而阵地则完全由法军负责保卫。此时,已经有12万英军回到了英国,法军仅仅撤走了6000人。5月31日,戈特将军也离开了法国,留在敦刻尔克的英军只剩了3个师,6月2日深夜最后一批英军也登船撤走了。
  6月4日清晨,德军攻占敦刻尔克,4万法军被俘。敦刻尔克的陷落结束了德军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战略性战役。荷兰和比利时军队几乎全部被俘。法国28个师被击溃。法军炮兵损失了1/4,轻型和重型坦克损失了1/3,中型坦克损失了3/4,7驱逐舰和30多艘辅助扫雷艇被击沉。英国远征军损失68000多人,丧失了全部的重型装备,包括2450门火炮、6400支反坦克枪、11000挺机枪、75000多辆汽车、50万吨军用物资和弹药,224艘舰船被击沉,106架飞机被击落。今后,英国军队不得不白手起家了。
  但是,敦刻尔克撤退总共撤走了33.8万人,其中英军21.5人,法军12.3人,还有一些比利时人。"发动机战役"为盟军保存了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为盟军未来的胜利留下了必要的实力。
  第15节:防备着抢劫和骚乱
  精彩旁白:"总司令召开午前会议。他大为恼火,因为最高统帅部的过失,……包围圈没有沿海岸封闭,现在我们只好看着成千上万的敌军士兵在我们的眼皮下纷纷逃往英国。"
  --(德)哈尔德著《战争日记》
  14.法国投降
  敦刻尔克大撤退为英国保住了一支军队,但是,也暴露了英法两国对当前战争的不同认识。法国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决一死战,而英国则是在打这场战争的第一阶段。对英国来说,法国只是第一道战线,英吉利海峡是第二道防线,到了紧要关头,英国还有大西洋和美国的堂兄弟们作最后的堡垒。
  6月4日,也即敦刻尔克战事结束之日,法国元帅贝当与美国大使布利特在巴黎共进午餐,就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内心的不满:由于英国人的过错,战争已经打败了;英国人乐于法国人打得一个也不剩,然后安全地躲到那个不可逾越的反坦克障碍--海峡--后面去。
  英国远征军撤走之后,法军对德军的劣势变得更加明显了。法军总共只剩下了71个师,人员和装备都已经在战斗中遭到严重的削弱。而德军则拥有140个师,并且根据新的"红色战役"计划,重新进行了编组和部署,做好了迅速突入纵深,"歼灭盟军在法国的残余兵力"的准备。
  6月5日拂晓,德国空军对索姆河防线上的法军实施了猛烈的轰炸。随后,冯·包克集团军群发起了地面进攻。6月7日,德军在瓦兹河与索姆河的分水岭处突破了法军的防御。到6月9日,隆美尔指挥的德军前锋已经抵达鲁昂郊区,法国第10集团军的侧翼受到无情的"卷击",形成了又一次大溃退。贝隆以南的法国第7集团军也被迫退往巴黎。
  6月9日当天,龙德斯泰特集团军群在香巴里发动了进攻。6月10日,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击溃法国守军,成功地渡过了埃纳河。此时,法国在马奇诺防线与勒阿弗之间只剩下了24个师。如果说法国还没有战败的话,那么,地面部队也已经没有了还手之力,完全落入了被德军肆意追打的境地。
  而在法国的上空,德军已经掌握了全部的制空权。德国远征轰炸机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大肆轰炸巴黎、里昂、圣艾蒂安以及远至法国南端的马赛。飞机从头上轰鸣着掠过,令居民们惊恐万分。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从法国北部、东北部朝着西面和南面逃亡,形成一片广袤无垠的人海,把沿途村镇和城市的居民席卷而去。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汽车、摩托车、马车和自行车拥挤在道路上,像蜗牛一样蠕动着,挣扎着向前奔走。
  撤退中的部队也混杂在难民潮中间。士兵们丢弃了武器,开小差已经成了普遍现象。德国飞机不分青红皂白地用机枪向平民和军人扫射。惊慌失措的官员们抛弃职守,有的跑在辖区居民的前头,有的跟在居民的后头。地方政府已经荡然无存,市镇里没有了警察、清洁工和消防队员。精疲力竭的难民们随处支起帐篷,露宿野地,防备着抢劫和骚乱。德军到达后,发现的是一片真空地带;于是宣传说:"我们是来帮助被法国政府抛弃了的老百姓的。"
  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首都,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开始了四处流亡。起先,还打算把政府安在图尔,但是只待了4天,就又被驱赶到了波尔多。官员们年纪都不小了,逃亡途中备受煎熬,疲惫不堪。部长们之间及其所属部门之间的联系都已经中断了。人们如饥似渴地探听消息,却只能从心慌意乱的同胞那里风闻一些谣言。
  6月11日,英国派来一个加拿大师在法国登陆。当日,在布里阿尔召开了盟国最高军事会议。邱吉尔答应增派英军来支援法国,但是拒绝增派空军。魏刚报告说,因为没有预备队,他将无法继续进行有组织的战斗,无力制止敌人占领法国全境。
  6月12日和13日,法国政府在图尔附近举行会议,魏刚公开提议投降。6月14日清晨,德军开进巴黎,法国政府大厦楼顶飘起了纳粹的万字旗。当日,英国政府决定停止运送增援部队,尽快将留在法国的英军重新撤回本国。6月15日,英国通知魏刚,英国远征军不再归他指挥,但是如果法国愿意的话,英国愿意协助法军乘船撤离。英军随即开始第二次撤退,并很顺利地撤走了15万人,其中包括2万波兰人和310门大炮。
liuyis[AT]live.com

TOP

  第16节:收复全部失地
  与此同时,英国开始关注"法国遗产"的归属问题。法国的崩溃留下了一大片"无主"殖民地。丘吉尔最担心法国的殖民地,特别是北非地区,落入德国手中。因此,最好在英国组织法国流亡政府来控制法兰西帝国。另外,法国舰队的归属也令英国担忧。如果德国攫取了法国舰队,将会改变海上力量的对比,增加对英国的威胁。
  为了劝阻法国投降,邱吉尔在6月16日建议,把英、法两国联合成为一个宪法统一、国籍统一、政府和议会统一的"牢不可破的英法同盟"。然而,此时在法国政府内部,以贝当元帅和魏刚将军为首的投降派已经占据了上风。丘吉尔的建议被否决了。当晚,法国总理雷诺向勒伯伦总统递交了辞职书,并提议由贝当接任总理。贝当随即组建了法国新政府。
  6月17日,贝当政府的第一次内阁会议只开了10分钟,便一致决议请求德军停战。随后,不等德军答复,贝当就发表广播讲话,号召法国军民"停止战斗"。6月18日,贝当政府下令法军放弃所有2万人以上的城市,不得在市内和郊区进行抵抗和破坏。
  柏林了解到贝当上台并打算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后,却不急于作答,反而利用法军停止抵抗之机,全面加速进攻。6月17日和18日,古德里安相继拿下了圣迪齐埃、朗格勒、贝桑松、蓬塔利斯和贝尔福。隆美尔的部队在西边的雷恩俘虏了法国第10集团军的残部,占领了布勒斯特、圣纳泽尔、南特和瑟堡,继续向尼奥尔推进。
  6月20日,德军建议法国停战代表团到图尔会晤。6月21日,以亨茨格将军为团长的法国代表团被送到了贡比涅森林里的雷通火车站。22年前,即1918年11月11日,法国正是在此地一节白色车厢内迫使战败的德国接受停战条件的。德军从博物馆中搬出这节车厢,放在当年停放的地方;希特勒在当年法国元帅福熙乘坐过的车厢里接见了法国代表团。
  6月22日,亨茨格将军代表法国政府签署了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德国占领法国的大部分国土,包括法国最发达地区的北部、中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带。德国占领军费用由法国政府承担。法国南部仍由贝当政府管理。
  至此,西线的战役以法国的惨败和德国的胜利而结束。期间,法军战死8.4万人,被德军俘虏154.7万人。德军战死27074人,失踪18384人,伤残111043人。
  精彩旁白:贝当政府从1940年6月起住在法国南部的小城维希,力图建立法西斯专政。84岁的贝当活像一个可笑的君主,在法令的开头必自称为:"我,法国元帅、法国元首……"。
  --(法)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
  19.沙漠之狐
  在挑起巴尔干战火的同时,意大利又乘西欧主要强国忙于欧洲战事之际向非洲伸出了侵略之手。1940年6月底,奥斯塔公爵指挥10万意大利军队从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出发,发动钳形攻势,意图夺取埃及和苏丹,进而控制苏伊士运河及中东的石油资源。
  当时,英军主要兵力集中在埃及,总数也只有2万多人。因而很多据点被意大利军队轻易夺去。8月12日,意军攻入英属索马里,英军寡不敌众,于一周后全线撤退。意军随后又乘胜侵入了苏丹和肯尼亚。9月13日,意军向埃及发起进攻,深入腹地120公里,16日攻陷了埃及重镇西迪巴拉尼。此后,由于后勤补给困难,意军停止了前进。
  实际上,这支意大利军队虽然野心大、人数多,但是实力却很可疑,他们的装备相当陈旧,坦克很少,燃料有限,只有6个高射炮连和30架卡普罗尼式飞机。据佩森蒂将军说,这种飞机乃是"博物馆里极好的陈列品"。同时,因为孤军深入,意军与本土的联系已经断绝;在整个战事期间,后方只送来了一船大米和燃油。
  1940年12月7日,英军调集15万人发动反攻,到16日收复失地,并进攻到利比亚边境。1941年初,英军在利比亚的托卜鲁克登陆,夹击从埃及撤退过来的意军。经过两个月的战斗,歼灭意军10个师,俘虏3.5万人。到3月15日,英军已收复全部失地,4月6日攻占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奥斯塔公爵逃往安巴-阿拉吉高原,5月在当地投降。
  第17节:参战国家为之汗颜和垂涎
  意大利军队的节节败退,引起了希特勒的严重不安。1941年2月,希特勒派遣埃尔文·隆美尔统帅3万德军,组成"非洲军团"在利比亚登陆,援助意军;同时,派遣空军和海军进入地中海,封锁英军的交通线。
  隆美尔是德军最具才华的将军之一,在法国战场上,他的坦克部队曾经以其推进神速、攻势勇猛而被称为"魔鬼之师"。他也是一个不知饥饿和疲倦的人,思想和行动同样敏捷,并且总是亲临前线。因为总是与士兵们在一起同甘共苦,分担一切艰险,他也是一位极得军心的人物。而盟军则称这位传奇式的德军将领为"沙漠之狐"。
  3月31日,隆美尔指挥德军4个师从阿拉盖以东地区发起进攻。4月15日,英军被逼撤退到埃及和利比亚的边境地区。随后,双方在埃及境内展开了近一年的拉锯战。
  精彩旁白:1940年9月,德军总参谋部里流传着元首准备卷入意大利在非洲的冒险。大惑不解的隆美尔私下里向朋友古尔特·海斯保证说:"希特勒刚才亲自对我说,绝不给非洲提供一个人或者一个铜板!"
  --(英)戴维·欧文著《狐狸的踪迹》
  20.美国的卷入
  欧洲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政府秉承一贯的传统竭力避免卷入战争。1939年9月5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美国中立宣言,同时禁止向各交战国输出军火和战争物资。
  不过,同样是基于传统,美国社会对英国和法国存在着广泛的同情。1939年9月的民意调查显示,80%的美国人希望英、法和波兰战胜,德国战败。11月初,美国国会修改了《中立法》,取消了武器禁运。批准实行"现款自运"原则,各交战国可以向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但是必需支付现款并自行运输。
  1940年夏季,法国战败的消息传来,美国人大为沮丧,美国政府也感到德国的扩张将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美国政府开始将工业经济转入战时轨道,并不断扩充和增强国防力量。而美国的中立政策也发生了有利于同盟国的转折。
  6月14日,巴黎沦陷的当日,罗斯福总统签署法案:将美国海军舰只增加11%。6月15日,又下令开展最终制造出原子弹的科学研究。6月30日,美国制定出庞大的军备工作计划,规定应制造装备100万陆军的武器,储备可供200万军队使用的武器,建立可以武装400万军队的军工生产能力,航空工业每年应该能供应1.8万架飞机。7月3日,国会为此划拨了50亿美元。
  7月19日,罗斯福签署了《两洋舰队法》,计划在未来5年内增扩海军70%,力图拥有一支能够同时在大西洋打败德国和意大利、在太平洋击败日本的海军。美国空军也计划扩编到210万人,武装飞机增加到10万架。这些军备计划清楚地透露出,美国准备进行长期的战争。
  9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义务兵役和军事训练法》,美国第一次在和平时期实行了义务兵役制。到1941年6月30日,美国陆军兵力从一年前的26.9万人迅速增至146.2万人,编成26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1个摩托化师、4个坦克师和215个职能团,装备8639架飞机、963辆坦克、7599门火炮、4852门迫击炮、15971挺各式机枪和92973辆汽车;空军从4.3万人增至16.7万人,编成45个作战航空队和6个运输队;海军从18.9万人增至33.9万人,拥有15艘战列舰、6艘航空母舰、1艘护航航空母舰、18艘重巡洋舰、19艘轻巡洋舰、168艘舰队驱逐舰、113艘潜艇和400多艘辅助舰艇和船只。美国军队的技术装备扩张之快、水平之高,令所有参战国家为之汗颜和垂涎。
  在加强自身战备的同时,美国也开始将英国看成是抵抗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第一道防线"。罗斯福总统不断地发表"炉边谈话",透过无线电波与美国人民促膝谈心;告诉他们,轴心国的胜利将会严重危害美国的利益:美国企业将会失去欧洲和亚洲的市场,法西斯扩张将会直接威胁美国的自由、民主和生活方式,因此,应该援助美国的前卫--英国。
  而丘吉尔也很善于利用罗斯福的亲英态度,他不时地写信给罗斯福,语调越来越亲切。1940年9月丘吉尔在信中告急:"按照现在的损失率,我们将不能支持很久了。"随后,在罗斯福的支持下,美、英两国政府达成协议:美国送给英国50艘旧的舰队驱逐舰、20艘鱼雷艇、150架飞机、25万支步枪,以此租借英国位于加勒比海的8个基地。罗斯福认为,有了这些基地就像是给美国套上了"德国攻不破的钢环"。同时,美国也乘此机会把英国势力挤出了西半球。
  第18节:破除"对美元的迷信"
  1940年下半年,随着英国军火订货的迅猛增长,英国的外汇和黄金储备逐渐枯竭。"现款自运"原则出现了问题:英国有船自行运输,但是已经没有现金付款。12月8日,邱吉尔发出"他全部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封信",紧急呼吁罗斯福给予援助。罗斯福立即表示谅解,并在12月17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向美国人民指出:"英国自卫的胜利是美国最好的直接防御",应该破除"对美元的迷信",把战争物资租借给英国人。
  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租借法案》,授权总统把武器和战略物资出售、转让、交换、租借给所有利于美国安全的国家,而不管它们是否有付款的能力。
  如此同时,美、英军方也开始秘密协商两国军队在全球的战略协作问题。在美英联合会议上,两国制定了"ABC-1号"计划:认为德国是法西斯同盟的基本力量,应该首先予以击溃;等待欧洲战事胜利后,再来消灭日本。随后,美英军事合作转入了具体行动。
  1941年4月11日,罗斯福下令美国大西洋舰队的巡逻区域扩展到从格陵兰至亚述尔的整个大西洋西半部。美国军舰和飞机发现德国潜艇和巡洋舰后,将向英国通报德国舰艇的位置。因此,英国船只可以避免与敌舰遭遇,而拥有足够护卫兵力时,则可以追击和消灭敌舰。德国此时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进攻苏联,不想与美国开战。希特勒于4月15日指令德国海军避免与美国船只发生武装冲突。
  到5月底,美国舰艇开始为英国运输船队全程护航。6月,英国舰艇获准参加美国运输队。7月,美国在冰岛建立了海军基地。就这样,美英合作逐步加紧。美国虽然还没有参战,但是,已经从中立国变成了英国的实际盟友,并且开始愿意支持所有抵抗德、意、日侵略的反法西斯国家。
  精彩旁白:对于《租借法案》,美国议员扬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的工业实力加上英国的人力,不费美国一兵一卒,就能防止英国被消灭",而一旦打垮了侵略集团,"就该轮到美国充当首领,为人们指引道路了。"
  美国教授贝利也分析说:政府提出《租借法案》"完全不是因为英国值得我们去援助,而是出于纯粹利己主义的动机。英国可以用我们的武器战斗到最后一个士兵,而与此同时,我们依然保持中立和繁荣。"
  --(苏)杰列维扬科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liuyis[AT]live.com

TOP

  21.苏德战争爆发
  常言说欲壑难填,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更是永无止境。早在西欧战事还没有结束之前,这位战争狂人就扬言"同布尔什维克主义一决雌雄","必须把俄国从欧洲地图上划掉"。1940年7月21日,希特勒命令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着手准备对俄战争。
  希特勒已经被西欧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幻想继续利用闪电战的威力在两三个月内消灭苏联。同时,他也荒谬地误解了苏联的国情,认为"胜利的希望主要寄托在入侵必然会使俄国发生政治混乱这种前途上","我们只要在门上踢一脚,这个腐朽的结构就会倒塌下来"。
  12月5日,德军参谋部制定了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代号"巴巴罗莎"。12月18日,希特勒批准了"巴巴罗莎"计划,要求对苏联实施突然袭击,用闪电战击溃苏联,在6周到2个月之内结束战争,最迟不得超过1941年圣诞节。为了迫使苏联一举就范,希特勒还指示德军对苏联老百姓"绝不心慈手软",凡有反抗者均应枪决。对苏联红军中的政治委员和GCD员高级官员一经俘获,立即枪毙。
  1941年6月17日,希特勒最后下令,6月22日执行"巴巴罗莎"计划。
  山雨欲来风满楼。对于希特勒的入侵计划,苏联政府及其领导人也不是毫无知情,完全没有准备。实际上,正因为看到了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危险性,苏联政府才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先后入侵波兰和芬兰等东欧国家,构筑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苏联"东方防线"。在国内,苏联也大力加强国防建设,国防预算不断增加,一边加速军队的装备现代化,一边大力扩充军队。1940年苏军新组建了9个机械师,1941年又新组建成了20个机械化师。到德军入侵前夕,苏联军队已经达到500万人的规模。在西部国境线上,苏联部署了170个师。
  第19节:希特勒是拿破仑的化身
  同时,苏联政府也早在1941年初就陆续地得到了来自美国、英国和苏联谍报人员的可靠消息,了解了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详细计划。遗憾的是,斯大林坚信希特勒不会在短时期内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固执地认为这类情报是虚假的"谣言",是为了挑拨苏德关系,有意给希特勒发动战争"制造借口"。
  甚至在德军入侵前夕,斯大林还在竭力避免"卷入战争",对德国采取小心谨慎、迁就退让的态度。1941年3月27日至4月18日期间,德国侦察机先后80次入侵苏联领空,而苏联只是若无其事地发一个"抗议"照会。然而,鸵鸟政策并不能消除真实的危险。
  1941年6月22日星期天凌晨3时30分,德国炮兵不宣而战,突然对苏边防军驻地、指挥部发起了轰击,德国空军对苏联前沿机场、铁路枢纽和海港码头狂轰滥炸。凌晨4时,德国及其仆从国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意大利共190个师、550万兵力,3700辆坦克、4900多架飞机、4.7万多门各类大炮、193艘舰艇,从波罗的海至黑海的2000多公里的苏联国境线上,同时发起突然袭击,开始迅速侵入苏联境内。
  入侵苏联的战争打响2小时之后,德国驻莫斯科大使舒伦堡才向苏联外长莫洛托夫递交"战书",声称苏军在德国边境集结,使德国受到"不可容忍的威胁",因此德国决定采取"预防性的"战争,宣布对苏开战。
  按照"巴巴罗莎"计划,德军兵分三路。冯·李勃元帅指挥北路集团军群从东普鲁士出发,沿波罗的海进攻列宁格勒;芬兰的15个师和3个旅从拉多湖以东配合德军进攻列宁格勒;冯·包克元帅指挥中路集团军群从波兰出击,沿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向东北进犯莫斯科;冯·龙德斯泰特元帅指挥南路集团军群从卢布林和喀尔巴阡山脉出发,向基辅方向进犯,进而向顿巴斯地区推进。
  战争的第一天,苏联西部有66个机场遭到德军袭击,1200架飞机被摧毁在地面上。当天许多苏联飞行员在休假,来不及应战和疏散飞机,前线地区的制空权完全落入德军手中。由于德军摩托部队的快速切入,许多苏联部队被切割包围。入侵的当天,德军就深入苏联国境25到50多公里。
  随后,德军疯狂地向苏联内地推进。在头三个星期,德军深入苏联腹地500多公里。到7月中旬,德军已侵占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广大地区,逼近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和基辅。这期间,苏军有28个师被击溃、70个师的人员和武器损失过半、200个军火库落入敌手。不过,德军也付出了25万人的代价,坦克损失一半,飞机损失1000多架。
  精彩旁白: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苏军士兵们临危不惧,每当战斗间歇的时候,阵地上就会飘起下面这首战歌:
  接到作战命令,
  军队开始作战。
  啊,士兵们,
  迈开大步向前进!
  愉快的作战,
  胜利就在前面!
  苏联士兵实力大,
  广大人民作他们后盾!
  战胜敌人并不易,
  但只有我们能战胜法西斯!
  我们要从地面上把它肃清,
  给它以严厉打击,
  使它们遭遇失败的命运!
  铁木辛哥,我们的勇将军,
  训练我们怎样取胜。
  拿破仑曾在一八一二年侵略我们,
  我们都反抗拿破仑;
  希特勒是拿破仑的化身,
  他的末日也快来临!
  --徐学增等编《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23.列宁格勒保卫战
  1941年8月下旬,气急败坏的希特勒在北翼调集了32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和1个骑兵旅的兵力,配备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列宁格勒发动猛烈攻势,扬言要在9月1日占领列宁格勒。在"巴巴罗莎"计划中,攻占涅瓦河上这座城市被看作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从地球上抹掉列宁格勒,杀光居民,消灭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
  列宁格勒是十月革命的摇篮,也是苏联的第2大城市和重要的海港、工业重镇及文化中心。约有300万人口。面对德军的进攻,苏联西北方面军总司令伏罗希洛夫元帅向当地军民发出号召:"在列宁格勒大门口,用我们的胸膛阻挡敌人前进的道路。"
  第20节: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2005年04月20日
  8月底,德军变更部署后沿莫斯科-列宁格勒公路再度发起进攻。德军付出重大损失后,于8月25日夺取了柳班,8月29日占领了托斯诺,8月30日抵达涅瓦河,切断了沟通列宁格勒与外界的铁路联系。9月1日,苏军退至凯克斯霍尔姆维堡以东30-40公里一线。
  9月8日,德军遭受重大损失后冲过姆加车站,进抵拉多加湖南岸,夺得什利谢尔堡,从陆上包围了列宁格勒。自此,列宁格勒陷入德军的三面包围,只能从拉多加湖和空中得到补给,长达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包围列宁格勒之后,德军对该市实施了骇人听闻的野蛮轰炸和炮击,投掷了10多万枚航空燃烧弹和航空爆破炸弹,妄图用恐怖轰炸和饥饿困死守城军民。
  9月9日,德军又向列宁格勒发起新的进攻。伏罗希洛夫元帅由于指挥不利而被撤职。9月10日,朱可夫大将接替指挥列宁格勒方面军。朱可夫做出的第一个决定是:即使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列宁格勒。他的口号是:"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而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
  与此同时,朱可夫迅速调整和加强了列宁格勒防御,各预备部队得到了民兵支队的补充,大批海军军人离舰上陆,一部分高射炮调到高地上用于打坦克。至9月底,列宁格勒西南和南面的战线趋于稳定。德军一举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破产了,抽调北路基本兵力进攻莫斯科的企图也随之失败。
  从南面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失败后,德军于10月改向季赫温实施突击,与芬兰军队会合,企图完全封死列宁格勒。但是,德军未能突至斯维里河。11月中旬,苏军转入了反攻,11月20日,攻占了小维舍拉,12月9日夺回了季赫温,将德军赶过沃尔霍夫河。
  列宁格勒保卫战具有全民动员的性质。列宁格勒的工业给前线提供了武器、装备、服装和弹药,而该市居民则在被封锁后第一个冬春提供了10万多新兵。为了使居民免于挨饿,拉多加湖区舰队承担了湖上给养、弹药和武器的输送。11月中旬,湖上航行因为冰封而中止。11月19日,又在拉多加湖的冰上开辟军用汽车路,被围城市通过冰上交通线得到了战斗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疏散了没有劳动能力的居民以及工业设备等。
  尽管得到了一些给养补充,这些供应还远远不能满足守城军民的需要。列宁格勒城内被迫实行了配给制,工人每人每天只能得到8两面包,儿童、病人和公务员只能得到4两面包。但是,列宁格勒军民不畏困难,每天仍有45000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工人们在德军的炮火下坚持生产。全城军民步步为营,铸成了一条攻不破、打不烂的钢铁长城。
  1942年1~4月,苏军在柳班方向发动突击,8~10月又在锡尼亚维诺方向实施了顽强战斗,疲惫和消耗了德军的基本兵力。苏联游击队也在列宁格勒州、诺夫哥罗德州和普斯科夫州的德国占领区展开了积极的战斗,以小型兵器使敌军遭受重大损失。
  1943年1月12日,苏军在远程航空兵、炮兵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的支援下,兵分两路在拉多加湖以南什利谢尔堡、锡尼亚维诺之间狭小突出部实施了相向突击,力图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1月18日,两路苏军成功突破德军防线,在拉多加湖与战线之间形成了8~11公里宽的走廊,并在17个昼夜内铺设了铁路和公路各一条。
  1943年夏秋,苏军又打破了德军再度封锁列宁格勒的企图,并且肃清了沃尔霍夫河岸基里希登陆场的德军,攻占锡尼亚维诺,从而改善了战役态势。
  1944年1月14日,一支苏军从奥拉宁包姆登陆场向罗普沙转入反攻。1月15日,另一支从列宁格勒向红谢洛转入反攻。1月20日,进攻军队在罗普沙地域会合,并消灭了被合围的德军彼得戈夫-斯特列利纳集团。1月21日,德军开始从姆加、托斯诺退却。到1月底,苏军相继解放了普希金、克拉斯诺格瓦尔杰伊斯克、托斯诺、柳班、丘多沃、新索科利尼基等市。
  2月12日,苏军在游击队配合下攻占了卢加。至2月15日,完全突破了德军的防御。此后,继续追击德军,至3月1日,苏军已进抵拉脱维亚边界。德国"北方"集团军群遭到重创,列宁格勒州几乎全境解放,加里宁州一部解放,苏军进入爱沙尼亚境内,为粉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列宁格勒以北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21节:给我从列宁格勒滚开
  1944年夏,苏军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拉多加湖区舰队和奥涅加湖区舰队的配合下,击溃了苏德战场北翼的德军战略集团,列宁格勒的安全有了充分保障。
  列宁格勒保卫战于1944年8月10日胜利结束,对苏德战场的战争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次战役牵制了德军重兵和芬兰的全部军队。战役结束后,苏军的大量兵力腾出来转用于其他战略方向。
  精彩旁白:苏联人不顾风暴般的炮击,将给养和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这本身就是一首催人泪下的史诗。士兵们告诉我,在前线的战壕里,他们仍能常常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供应队伍在夜间把食物送过来,有些食品就是用手抱过来的,很多还是苏联女人的手。坚守城池的苏军士兵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他们最喜欢合唱下面的这首歌曲:
  侵略者向列宁格勒呼啸而来,
  遇到坚强抵抗而失败,
  敌人,你快给我从列宁格勒滚开!
  --徐学增等编《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liuyis[AT]live.com

TOP

  24.莫斯科会战
  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希特勒深知,能否占领莫斯科关乎整个战争的命运。因此,德军在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基辅、推进至列宁格勒附近后,再次瞄准莫斯科,准备了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为攻占苏联首都,德军调集了最精锐的180万兵力,74个半师,包括14个坦克师、8个摩托化师、1700辆坦克、1.4万余门火炮和迫击炮,1390架飞机,约占苏德战场步兵师总数的38%,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的64%。于9月30日,从南翼发动了对莫斯科的大规模攻势。希特勒扬言一定要在10月12日拿下莫斯科。德国各大报纸接到指示,在10月12日留出头版位置,以便刊载"特别重要的消息"。
  在莫斯科防线上,苏军只有95个师,共计125万人,装备990辆坦克、7600门火炮和迫击炮和677架飞机。德军兵力比苏军多0.4倍,火炮和迫击炮多0.8倍,坦克多0.7倍,作战飞机多1倍。德军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以及摩托化部队方面占据明显的优势。
  10月2日,德军装甲部队从中部突破了苏军防线,对维亚兹马地区构成南北夹击之势。10月3日,德军在南翼占领奥廖尔。10月4日,德军夺取了斯帕斯杰缅斯克和基洛夫。10月5日,德军夺取尤赫诺夫。10月7日,德军从南北两个方向突破维亚兹马防线,包围了苏联4个集团军。陷入重围的苏军一直顽强抵抗到10月13日,牵制了德军28个师。13日,一部分苏军突出重围,退守莫日艾斯克防线,其余被围苏军大部分被歼灭或俘虏。德军从西、北、南三面包围了莫斯科。
  10月7日,苏军增援部队11个步兵师、16个坦克旅、40个炮兵团和10个地雷、火焰喷射器连赶到前线,在莫日艾斯克一线230公里的地域建立了新的防线。10月10日,朱可夫大将接任前线司令,重新组建了4个集团军,在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地段上与德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10月14日,德军坦克突入加里宁,随即遭到苏军的坚强阻击。10月15日,苏联政府的部分机构和外国使节撤往距离莫斯科800公里的古比雪夫。但是,斯大林仍然留在莫斯科,亲自指挥莫斯科保卫战。
  10月23日,德军在布良斯克地区围歼了大批苏军。10月间,德军共派出2000架飞机,对莫斯科进行了31次空袭,278架德军飞机被击落,只有72架闯入莫斯科上空。
  10月中旬到11月初,苏军与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激烈战斗,将德军阻止于拉马河、鲁扎河、纳拉河等地区,粉碎了希特勒妄想在10月中旬占领莫斯科的美梦。
  随着冬季的到来,德军的攻势也大大减弱。由于道路异常泥泞,德军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苏军因而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到10月底,苏军部队和预备队源源不断地赶到了莫斯科。苏联谍报员佐尔格也在这时发回了准确情报:日本将向东南亚进攻,不会对苏联发动进攻。于是,斯大林将部署在西伯利亚与日本关东军对峙的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陆续西调到了莫斯科近郊。
  第22节: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
  11月7日清晨,在莫斯科红场上,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活动照例举行,革命歌曲响彻云霄。斯大林在列宁墓前检阅红军部队,对全体指战员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消灭德国占领者!"全副武装的苏军迈着雄健的步伐从列宁墓前走过,接受斯大林的检阅,随后从红场上直接开赴前线。
  德军的"台风"攻势虽然遭到了失败,但是,希特勒不肯善罢甘休,仍然想在冬季到来以前攻占莫斯科。德军经过休整和增调兵力后,又向莫斯科发起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进攻。
  11月15日清晨,德军第3、4坦克集团军开始向克林进攻,企图从北面包抄莫斯科;德军第2坦克集团军向图拉进攻,意欲从南面包抄莫斯科;两路德军采用南北钳形攻势,同时配合正面进攻,妄想一举攻占莫斯科。
  苏军虽然在兵力和装备上都处于劣势,但是,苏军作战特别勇敢顽强。苏军第316步兵师的一个战斗小组表现尤为感人。11月16日清晨,这个小组在杜波塞科沃附近,坚守一个通往莫斯科的公路道口。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他们击毁了德军18辆坦克,击毙德军数十人,自己也只剩下了28人。政治指导员克罗奇科夫激励战士们说:"俄国虽大,但已无处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最后,28名战士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克罗奇科夫拿着一捆手榴弹扑向德军,炸毁了一辆德军坦克。
  11月23日,德军付出了巨大损失后占领了克林。11月27日,德军推进到距离莫斯科只有24公里的伊斯特腊。当天夜里,一小股德军在雅赫罗马地区渡过了莫斯科--伏尔加河运河。莫斯科已经处于德军的炮火射程之内,德军用望远镜依稀可以看见克里姆林宫的顶尖。
  值此危急关头,苏军连夜抽调增援部队,奋勇迎敌,向德军发起了快速反突击,不惜代价将德军迅速赶回了运河西岸。11月底至12月初,苏军第1突击集团军和重组的第20、10、30集团军紧密配合,在苏联空军支援下,展开了一系列的反突击,德军被打得溃不成军,狼狈不堪。12月5日,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包克元帅向德军参谋部报告说,他"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遭到全面阻击的德军被迫转入了防御。
  从11月16日至12月5日,在莫斯科城下的激战中,苏军打死打伤德军15.5万多人,摧毁德军坦克777辆、火炮300门、飞机近1500架。德军士气严重受挫,闪电战遭到了破产。
  12月初,莫斯科已经是寒冬季节,气温降到了零下20~30度。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原计划在2个之内消灭苏联,所以德军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在冰天雪地的莫斯科荒郊,德军没有冬衣,没有防寒设备,坦克和汽车的水箱在严寒中冻裂,马达难以发动,武器上的光学窥镜失去作用。同时,德军的装备也消耗了30%左右,而后勤补给却更加困难;中路德军每天需要31火车皮的给养,实际上只能得到16车皮。德军飞机无处着陆,被迫在结冰的湖面上进行一些惊险的降落。
  可是,希特勒却顽固不化,担心任何一点撤退都可能涣散军心,导致全线崩溃,坚决不准许德军后撤。同时,希特勒把德军高级将领当成替罪羊,将包克元帅、古德里安上将、施特劳斯上将等35名高级将领撤职。12月8日,希特勒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全线转入防御的训令。12月19日,希特勒撤了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的职务,亲自担任陆军总司令。12月28日,希特勒又对身穿单衣在寒冬中瑟瑟发抖的德军下达了死命令:不准撤退,坚决死守,直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为止。
  针对德军进攻能力已经衰竭的有利局势,1942年1月5日,苏军统帅部决定乘胜发动全线反击。随后,经过3个月的鏖战,到4月下旬为止,苏军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将德军打退了150~400公里,解除了莫斯科和北高加索的危险,改善了列宁格勒的处境,解放了60多座城市和1.1万多个居民地,收复了加里宁州、图拉州、梁赞州、斯摩棱斯克州、奥廖尔州、库尔斯克州、哈尔科夫州和列宁格勒州的一部分。
  在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国大约50个师被击溃,陆军伤亡83万多人(其中冻死冻伤10万余人),损失了1300辆坦克、2500门大炮、15000辆汽车和大量的其他装备。而德军军事法庭以临阵脱逃,擅自退却、违抗军令等罪名将6.2万名官兵判刑。
  第23节:常胜不败的神话已经破灭
  莫斯科会战的胜利大大改善了苏联的军事、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也为战争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彻底破产。德军总参谋部长哈尔德也不得不承认,"德国陆军常胜不败的神话已经破灭了"。
  精彩旁白:战争已经开始几个月了,但莫斯科城市生活的主要景象并没有什么变化。根据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记载,1812年拿破仑的军队挺进俄国心脏的时候,俄国人毫不仓皇地等待敌人的到来,没有任何的惊慌失措和骚动不安。他们泰然自信,到了危难临头之际,一定会有应付的力量。1941年的夏天,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同样的镇静和自信。一些运兵汽车不时地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士兵们用斯拉夫人所同有的好嗓子,合唱着激昂的歌曲:
  暴风雨侵袭我们的国土,
  战云笼罩大地,
  我们用枪林弹雨,
  欢迎这讨厌的客人。
  时候到了,弟兄们!
  我们岂止一次两次,
  警告我们的敌人,
  躲开这俄罗斯大草原!
  我们岂止一次两次,
  进行战争;
  并且岂止一次两次,
  消灭敌人!
  --徐学增等编《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liuyis[AT]live.com

TOP

  25.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军在莫斯科城下惨遭大败之后,再想发动全线进攻已经力不从心了。但是,希特勒不甘心失败,四处奔走,从欧洲的仆从国家收罗炮灰,纠集了217个师和20个旅,其中德军178个师、8个旅,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斯洛伐克和西班牙共39个师、12个旅,总计619.8万人;装配火炮56941门、坦克3229辆、飞机3395架、战舰63艘。
  为了夺回苏联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进攻苏联的南翼,夺取斯大林格勒和南高加索,然后迂回北上,从东面包抄莫斯科,进逼乌拉尔和西伯利亚。1942年4月5日,希特勒签署了第41号作战令:"一俟天气和地面条件好转------一切可用的军队将集中到南翼的主要战线,其目的是在顿河边消灭敌人,以夺取高加索油田和进入高加索山区的隘口。"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的西岸、顿河河曲以东,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上的重要港口和南北铁路交通的枢纽,也是苏联南部的工业重心,城市居民约有60万人。该市的西面和南面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主产区--辽阔富饶的顿河流域、库班河流域和南高加索地区。1941年德军占领乌克兰之后,斯大林格勒就成了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部经济区的交通咽喉,因此,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1942年5月初,希特勒调集到苏联南线战场上的兵力约150万人,共97个师,1600多架飞机、1200多辆坦克、1.7万门大炮和迫击炮。5月8日,德军8个师对克里米亚东部的刻赤半岛发起进攻。激战之后,苏军退到东面的塔曼半岛,德军于5月15日占领了刻赤半岛。6月2日,德军出动20.4万兵力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苏联守军10.6万人顽强抵抗了一个月之久,直到弹尽粮绝才奉命撤退。7月4日,苏军撤到黑海东岸的诺沃罗西斯克,整个克里米亚半岛落入德军手中。在将近2个月的鏖战中,苏德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员损失均在30万左右。
  6月28日,德军重新集结了90万兵力,包括10个坦克师、8个摩托化师、1200辆坦克、1.7万门火炮、1640架飞机,再次发动攻势,企图在顿河西岸围歼苏军主力。苏军且战且退,到7月17日被迫后撤了150~400公里。德军推进至顿河大河湾,直逼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随即开始了。
  在长达530公里的顿河防线上,苏联守军共有38个师,但是其中20个师严重缺编,14个师每师只有1000~3000人。真正能与德军对抗的主要是第62、63集团军的12个师,约16万人,配有2200门火炮、400辆坦克和654架飞机。
  7月23日,德军5个师进攻苏军第62集团军的右翼。经过3天激战,德军突破防线,在卡明斯基地区推进到顿河岸边,苏军第62集团军的两翼陷入包围。7月25日,另一支德军对苏军第64集团军的右翼发动突击,企图在卡拉奇附近强渡顿河,直扑斯大林格勒;苏联守军撤退到顿河东岸,建立了新的防线。
  第24节:直到最后一滴血2005年04月20日
  7月28日,斯大林发布第227号命令:"现在是结束退却的时候了,寸步不退!这就是我们当前的主要号召。必须顽强地保卫每一个阵地,每一米苏联领土,直到最后一滴血。"斯大林还下令建立了阻截队,放在不坚定的部队后面,把惊慌失措者和胆小鬼就地枪毙。
  7月31日,希特勒又将德国第4坦克集团军从齐姆良斯卡地区调来,向科杰利尼夫斯基方向进攻,配合德国第6集团军从顿河西岸发动攻势。8月5~10日,在阿布加涅罗沃--普罗道维托耶一线,崔可夫中将指挥的苏军突击集群与德国第4坦克军展开激战,德军伤亡惨重,被迫退回外围防线,转入防御。与此同时,德军第6集团军与苏军第62集团军也在顿河西岸展开了7天的激战,苏军撤回到顿河东岸。
  8月15日,德军又对苏联第4坦克军的防地发动进攻。8月16日,苏军少尉克切特科夫率领16名战士守卫一个高地,与德军鏖战一昼夜,子弹打光了,最后剩下的4名战士把手榴弹绑在身上,视死如归地扑向德军的坦克!苏军主力退到顿河东岸后,在西岸守住了新的防线。
  8月23~24日,德军对斯大林格勒进行了疯狂的昼夜轮番轰炸。城市住宅、工厂、医院、学校、遭到了严重破坏,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惨遭杀害,市区一片废墟、硝烟弥漫。伏尔加河岸的油库也中弹起火,燃起一片火海。
  9月13日,德军突入斯大林格勒市区,向苏军第62集团军防守的马马耶夫岗和火车站发起攻势。9月14日,德军投入6个师,在几百架飞机支援下,突破苏军防线,占领了火车站,将苏军第62集团军逼到伏尔加河岸。
  市区争夺战开始之后,形势异常危机,苏军陆续增调来10个步兵师、2个坦克军和8个坦克旅,与德军展开殊死搏斗。争夺市中心的战斗达到了白热化。仅9月14~15日间,就有2000多名德军在市区被击毙。9月16日,苏军夺回了马马耶夫岗。火车站的争夺战持续了一周之久,前后13次易手。
  在战斗最紧张的日子里,双方在每一条街、每一栋楼、每一层楼面和每一个房间进行激烈的争夺战。战斗中,曾有4名苏军反坦克手,用仅有的2支反坦克枪与30辆德军坦克搏斗,1天之内摧毁德军坦克15辆,未让敌人越过自己的阵地。一位身负重伤的苏军电话兵用牙齿咬住被打断了的电话线,恢复了战地通讯。
  "红十月"冶金厂的工人在距离德军只有几百米的危急情况下,依然一面手执武器阻击敌人,一面冒着炮火坚持生产。在战斗最激烈的9月份,他们制造了200辆坦克、150辆牵引车。工人们常常驾驶着刚装配好的坦克,直接冲出厂门,投入战斗。德军第94师第267团团长威廉·霍夫曼在日记中写道:"俄国人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9月底,战斗重心转移到市区北部的工厂区。德军又增调来20万兵力,90个炮兵营和40个攻城工兵营。苏军也有6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旅渡过伏尔加河,调进了斯大林格勒市区。双方随即展开了争夺拖拉机厂、"红十月"和"街垒"的大血战。10月4日,德军占领了"红十月"和"街垒"工厂的住宅区。
  10月15日,德军5个师、2000对架次飞机猛攻拖拉机厂。苏军2个师被分割成许多孤立的战斗队,继续拼死战斗,宁死不屈。期间,苏联战士潘尼卡克独自阻击几辆德军坦克,用光了所有的手榴弹,身边只剩下两瓶液体燃料。当他抡起燃烧瓶,正要投向最近的一辆坦克时,一颗子弹打穿了高举在他头上的燃烧瓶,烈火顿时烧遍了他的全身。但是,他没有去扑打身上的火焰,而是跃出战壕,冲向德军坦克,对准发动机的外壳打破了第2个燃烧瓶。火舌和浓烟吞没了英雄和德军的坦克。当晚,德军付出惨重代价后,占领了拖拉机厂。
  为了减轻德军对斯大林格勒市区的压力,苏联顿河方面军于10月19日从北部转入进攻,苏联第64集团军于10月25日从南面对德军侧翼实施了反突击。11月初,德军多次妄图攻占市区的防御点,都未能得逞。
  战斗到1942年11月初,德军方面在斯大林格勒地区仍有80个师,总计100万人,火炮10290门、坦克675辆、飞机1216架。其中主力部队是盘踞在斯大林格勒市区和西部外围一带的德国第6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担任南翼掩护,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和德国第2集团军负责掩护西北翼。
  第25节:生命终结于滑铁卢
  而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共有3个方面军,110万人,火炮15500门、坦克1463辆、飞机1350架。苏军兵力和装备已经优于德军。尤其是苏军新装配的1250门"卡秋莎"火箭炮,一次就可以同时发射1万发炮弹,威力非常强大。苏军已经具备了发动大规模反攻的必要条件。1942年11月7日,斯大林宣告:"敌人尝到红军新打击力量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1942年11月19日清晨,苏军首先进行了80分钟的炮击,然后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开始大举反攻。11月22日夜间,苏军收复顿河桥梁,3天内34个师渡过顿河。之后,苏军兵分两路,一路向西急进,直插德军后方;另一路向南直奔卡拉奇,于23日晨收复该市,当晚与苏联西南方面军会师,从而将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22个师包围起来。
  苏联的强大反攻打得德军晕头转向。希特勒一面电令被包围的德国第6集团军司令鲍里斯稳住防线,一面急忙从各地战场上收罗了一些兵力,组成"顿河"集团军,调来曼斯坦元帅担任指挥,准备解救德国第6集团军。
  12月12日,德国援军从科杰尼科夫斯基出发,不顾一路伤亡,向斯大林格勒猛冲。12月19日,曼斯坦德军突破重重阻截,抵达梅什科瓦河,距离斯大林格勒只有40公里。曼斯坦随即命令鲍里斯向西南突围,但是,被围德军已经精疲力竭,需要准备几天才能突围。而此时苏军已经突破意大利军的防线,挥师南下,直插曼斯坦德军的后方。曼斯坦为求自保,不得不向南撤退,同时电告鲍里斯停止突围。苏军乘胜追击,于12月29日收复了科杰尼科夫斯基,彻底粉碎了德军的解围计划,被围德军已成瓮中之鳖。
  被围的30万德军每天需要750吨给养物资,但是德国空军每天只能送来100吨。因此,德军很快就出现了饥荒,弹药缺乏。包围圈逐渐缩小,德军伤亡与日俱增,伤员得不到照顾而奄奄一息,成千上万的士兵被冻死。挣扎到1943年初,德军每人每天只能分到1片面包,喝的是雪水,每人每天只有30发子弹,坦克缺少燃油而无法发动,大炮缺少炮弹。饥寒交迫的德军蜷缩在冰冻的战壕里,普遍厌战,先后有360名德军因为拒绝作战而被处死。
  1943年1月8日,苏军向德军发出要求投降的最后通牒。鲍卢斯遵照希特勒的命令拒绝了。1月10日凌晨,苏军5000门大炮开始轰击德军,苏军坦克和步兵发起攻势。德军全线狼狈溃退,丢下遍地尸体,阵地在6天内缩小了一半。苏军再次建议德军投降,又被鲍卢斯拒绝了。1月22日,苏军发起全线进攻,经过4天激战,推进了10多公里。
  1月24日,鲍卢斯向希特勒哭诉:"部队已经弹尽粮绝……继续抵抗已无意义。崩溃在所难免。部队请求立即允许投降,以挽救残部生命。"但是,希特勒从不怜惜士兵的生命,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不许投降!死守阵地,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当日,为了刺激德军继续抵抗,希特勒大肆加官进爵,提升鲍卢斯为元帅,其他117名军官各升一级。
  1月27日,苏军开始消灭残敌的战斗。至2月2日,被围德军全被歼,其中生俘9.1万,包括24名将军和2500名军官。鲍卢斯在斯大林格勒中心百货公司地下室被苏军俘获。
  2月3日,希特勒宣布全国为在斯大林格勒阵亡官兵致哀4天,最后还挖苦鲍卢斯说:"他还是没有能够跨进永垂不朽的门槛。"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正如毛泽东所说:"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
  精彩旁白:苏联人几乎爬在水中战斗着,在伏尔加河结冰以前和结冰之后,这条河一直是他们惟一的供应线。伏尔加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大湾曲,河面宽有数里,因此运送军火的人必须在数里之中冒着德军暴雨般的炮击往返。苏联人必须保持供应川流不息,因为一旦断了,那就是战争的失败。
  ……最后,我们走到红十月工厂花园的尽头,站在一个小丘上。这小丘高出一所现代建筑余烬15英尺,这就是德国东进的尽头,下临河边。由柏林出发,德军不远万里跑到这"希特勒的目的地"--但是也就在此止步了。
  第26节:掺合了苏联人民的鲜血
  ……我和崔可夫将军在一个掩蔽部里用餐。……在席上,我遇到一个红颊的乌克兰少女,整个战役期间她都在供应队中工作。我没做过受得起这份光荣的事情,但是她给了我一杯刚由伏尔加河的冰溶解成的水,我从未吃过味道更好的东西,我把这点告诉了她。
  她注视着我,骄傲地微笑了:"它应该是好的,它掺合了苏联人民的鲜血。"
  战区每条河流,都掺有苏联人民的鲜血。……苏联用生命和鲜血筑成的威望,必是一件在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实。
  --(美)埃德加·斯诺著《苏联为什么打得这样好?》
liuyis[AT]live.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