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多雷的插图艺术及《神曲》插图下载

第一次看到多雷插图,是在阅读但丁《神曲》的时候,诗歌与插图同样动人魂魄,令人无法忘怀。
不久前找到了这些插图的高清晰电子版本和一篇关于多雷插图书艺术的介绍文字,文字转贴在这里,插图太多,文后仅转三张,有喜欢的朋友请留言,我已经上传到电子信箱,可以为您免费发送。
=================================================================
(Gustave Doré his life and work)
多雷生平及其作品简介

丹·马伦(Dan Malan)著   肖毛 译

【《多雷生平及其作品简介》(Gustave Doré his life and work),选自丹·马伦(Dan Malan)所撰的《古斯塔夫·多雷:在壮丽的美梦中漂流》


多雷生平及其作品简介

丹·马伦(Dan Malan)著    肖毛 译

古斯塔夫·多雷(1832-1883)是一位最受欢迎的、前无古人的插图画家,他创作的雕版插图(超过一万幅)①及其插图本的版本总数(超过四千种)均可证明。从1860年到1900年,这四十年中,每隔八天就要出版一种新的多雷插图本!迄今为止,多雷为《圣经》创作的238幅②雕版画仍是同类作品中最流行的,其版本已近千种。然而,多雷不仅仅是一位插图画家。他还创作过四百多幅油画。有几百万人参观过他的美术作品馆。他还创作了几百幅水彩风景画及大量雕塑作品。他为亚历山大·大仲马建造的纪念碑,至今仍在巴黎座落。
为什么,当时却有很多人从没听说过古斯塔夫·多雷的名字?不过,就算他们不熟悉他的名字,他的雕版插图仍然传遍各地,到处都像《时代》杂志上的封面人物一样受欢迎。多雷还是好莱坞不断领先的最大秘诀之一。他的雕版插图曾被《金刚》、《远大前程》、《十诫》等许多经典**,还有《阿米斯塔德号》、《七宗罪》、《美梦成真》等多部近年出品的**所借鉴。③也许,多雷的名字会随着波普文化④的时尚流变而忽隐忽现,但他的艺术却始终对一代又一代的浪漫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有着持久不衰的感染力。
古斯塔夫·多雷,1832年1月生于斯特拉斯堡。⑤他是一位天生神童。他最早的一幅标明日期的作品是在其五岁时创作的。那些有关其早期超凡技艺的故事简直就像传奇。十二岁时,多雷开始在他自己的石版⑥上雕刻,创作出一套配有故事的石版画。法国的插图画大师格兰德威尔(J. J.Grandville)发现了古斯塔夫,并预言他将取得极大的艺术成功。但是,这成功来得有多快,事先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想象。
多雷乍现于巴黎艺术舞台时,年仅15岁,尽管他个子矮小,看来就像十来岁的孩子。15岁那年,多雷与家人一道初访巴黎,登时便爱上了这个久经艺术浸溉的首都。一天,他们在途经一家出版社时,看到一组陈列在窗口的雕版插图。多雷立即就想出了一个主意。次日一早,他假装病了,告诉家人说,自己想留在家里休息。然后,他飞快地画出几幅草图⑦并带着它们去了那家出版社。他走进前门,找到出版商查尔斯·菲利庞⑧的办公室,径自闯了进去。他将这些素描啪地一声扔到菲利庞的办公桌上,大声说道:“那组插图应该这样画才好。”菲利庞对多雷的滑稽举动感到很好笑,可当他瞟向那些素描时,却几乎惊叫起来。他把另外的几位职员召集到他的办公室。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些素描是这个小男孩亲手绘制的。于是,他们要求他马上再画一些素描。多雷在转眼间就又画出了几幅素描。大家异口同声地惊叹起来。这时,菲利庞说什么也不肯让多雷离开他的办公室。他们找到多雷的父亲,把他带到菲利庞那里,让他当场替多雷签订了一份非常有利的合约。多雷一家回乡以后,小古斯塔夫便住进了菲利庞先生的家。
16岁时,古斯塔夫·多雷成了法国酬劳最高的插图画家,每幅插图的报酬,都超过了奥诺·杜米埃⑨在职业生涯巅峰期的相应所得。所有机遇差不多都来得那样神奇。菲利庞恰好新办了一份名为《笑的日记》的幽默周刊。随即,多雷这个“天才男孩”(按狄奥斐尔·戈蒂埃⑩的说法)便因之而成了一位有号召力的艺术家。不过,早在此之前,菲利庞就出版了多雷刚满15岁时创作的第一本作品。那是一本讽刺作品,书名叫《大力神的苦工》。这本1847年出版的书,现已非常罕见。⑾该书完全由多雷一手操办,正文为其自撰,石版上的描绘、雕刻工作也由其独力完成。小古斯塔夫变成了一位在巴黎倍受推崇的人。
顺便说一句,我在前面说过他一辈子都没上过一堂美术课吗?
在整个少年时代,⑿多雷共创作出2000多幅雕版讽刺漫画。但他仍渴望更多。1854年,他开始投身于文学作品插图领域,为拉伯雷和巴尔扎克的作品创作了几套插图。在整个五十年代,他为许多文学作品创作了大量插图,可是,他还是渴望着更多的成就。接着,他又勇敢地跨进了一步,就像他在1847年朝菲利庞的办公室跨步时那样。这一次,多雷跨进了法国最有名的出版商哈彻特的办公室。多雷告诉路易斯·哈彻特,他想创作一本最佳的美术书,一种大型的文学作品插图对开本⒀,是为但丁的《神曲·地狱篇》而作的。到那时为止,多雷作品的每本零售价还没有超过15法郎的呢。他建议说,这种《地狱篇》插图本的零售价可定为100法郎。哈彻特断然拒绝,说没人愿付那么多。多雷说他愿意承担全部的出版费用。哈彻特在名义上算是出版商,其实却不过是一位印刷商而已。表示同意后,哈彻特又警告多雷说,他至多只印100本,以免陷入现款难以回收的困境。多雷用76页全张纸雕刻出一种最大开本的书,⒁在1861年初刊行。两周后,多雷收到了哈彻特发来的一封非常著名的电报:“成功!速来!我是驴!”那时,这套雕版插图已卖出200多本,远不止预料中的100本。就我们所知,今天的恐怖类文艺作品共有两道主流,一是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一是多雷为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所作的插图。这本出版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的插图本进一步巩固了多雷法国插图画家第一人的地位。
自1862年起,多雷又创作了一系列儿童文学名著插图对开本,从《堂·吉诃德》一直画到《闵豪生男爵历险记》及各种童话故事。⒂尽管如此,多雷在法国本土以外的名声还是不大。直到1865年12月,这种情形才得到改变。在这三年中,“英语世界”见到了二十种包括2000多幅雕版图的多雷插图对开本。他们真怕多雷会死于工作过度。多雷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成为世界最著名艺术家的梦想才算成真。那时,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每个能拼写出“Art”一词的“英语之家”,你都能发现好几种多雷插图对开本。⒃
我们还是接着讲我们的故事吧。1865年12月,英国出版了四种多雷插图对开本。不久以后,他们开始出版整套的多雷版圣经,该书非常出名,甚至连《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第46页上都提到了。⒄很快,英国方面又委托多雷为弥尔顿和丁尼生作品创作插图。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仅英国最主要的出版商卡塞尔一人,就曾以多种语言出版了数种多雷插图本。
多雷的出名,还应大大归功于另一个巧合。那时,电铸术已经普及,可以用浇铸的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复制雕版画。外国出版商只需从法国出版商那里取得多雷雕版画的电铸原版即可。
六十年代晚期,多雷仍在美术天地里继续跋涉,不过,还是让我们先讲完他的对开本吧。普法战争结束后⒆,多雷变成了一位更为严肃的艺术家。1872年,一本伟大的社会纪实作品面世了,那是多雷为《伦敦:一次朝圣》创作的对开本杰作,从文森特·梵高到肯尼思·克拉克勋爵,均曾向其表示过敬意。⒇
七十年代,多雷仍在源源不断地创作插图对开本,但内容则更为多样化,无论旅行写生类的《西班牙》与历史类的《十字军史》,还是拉伯雷、阿利奥斯托的经典名著,《老水手之歌》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作,都在多雷笔下得到了展现。(21)
1882年,多雷接受了他唯一来自美国方面委托,开始不断为爱伦·坡的长诗《乌鸦》创作插图。1883年初,就在《乌鸦》的雕版插图快要完成时,多雷逝世了。那时,他刚过51岁。(22)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多雷再次接受了新的艺术感召。在他的全部艺术生涯里,几乎每隔五年,就要转入一个全新的天地。多雷最大遗憾是,法国的权威艺术机构不愿把他看作一位画家。诚然,多雷很难让他的雕版插图具有不同层次的颜色变化,因此,有人猜他其实是一个色盲。法国的艺术家们唯恐多雷会凭着他的插图作品在他们的领域内跃居高位。不过,多雷在英国找到了他一直在寻求的那种对艺术家的全然敬重。在生命的最后十五年中,多雷差不多更为英国人,而不是法国人所推崇。
1867年,伦敦多雷美术馆正式开放。这家多雷美术馆(位于新邦德街)在伦敦一连开放了25年,然后又到美国巡展。该多雷美术馆的英国经营者曾委托多雷创作了大量宗教题材的油画,其中的一些与他的《圣经》雕版画有点类似。这一系列的大型宗教画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23)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馆藏宗教画,这些画作本身也有了名气。对此,法国人大概会说:“他那些油画不过是特大号的插图而已。”而英国人的回应将是:“那又怎么样呢?”
1896年,芝加哥为多雷的画家身份作了一次决定性的证明,那已是多雷去世很久以后的事了。芝加哥是那家多雷美术馆在美国巡展的最西站。那些不断从美国中西部赶来的深爱多雷作品的民众,每天都能打破芝加哥艺术协会统计的参观者纪录。在展览的最后一天,当天的参观者超过了16000人,展览结束前的最后时刻,仍有4000多人在往十字转门里挤!这八个月间,看过这次多雷美术展的美国人已达一千五百万。这个数字更能说明问题:以前,任何一家美国美术馆的年最高参观记录也不过六十万。
多雷常常被人称作最后的浪漫派。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多雷开始对水彩风景画感兴趣,曾专程去阿尔卑斯山和苏格兰作画。(24)
及至七十年代末,多雷又转向雕塑领域。他以为,那些法国艺术家大概更愿意接受他的雕塑品(因其并不涉及着色问题)。但是,这也要等到他去世后才得到真正承认。(25)正当为好友亚历山大·大仲马所建的纪念碑即将完成时,多雷死了。任何一位法国艺术评论家都不曾对这座大仲马纪念碑发表过评论,连一句偏激的否定意见都查不到。他们多半觉得,多雷的成功来得太容易,他甚至都不曾为此而付过代价。其实,在成功以后,多雷的确付出了代价,那就是至死仍未被本国接受,尽管他的艺术吸引了几百万个法国以外的“多雷迷”。
文森特·梵高曾把多雷比作一位“人民艺术家”,因为多雷通过他的文学作品插图对开本将他的艺术带给了民众。如今,多雷的所有艺术作品均已进入公共领域,全世界都可以再版。多雷创作的各套雕版插图,已成为铭刻在集体潜意识中的社会记忆。那是他留给我们每个人的遗赠。


[ 本帖最后由 鲁速 于 2007-9-6 00:59 编辑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加入 我们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