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山海经应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2年前,就在北京市拆掉古老的保存完整的城墙不久,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简称教科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对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识别和保护。四年后的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至今已批准约750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于1985年加入上述公约,目前已有29处自然与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21项,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尚有20余处自然和文化遗产正在申报或等待批准。此外,中国的古琴、昆曲则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中国的历史悠久、文明辉煌、文化灿烂、地广人众来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目应当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和中国人的任务之一是大力向世界遗产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全世界人民,充分介绍中国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并争取获得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同。

令人欣慰的是,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举行。这标志着世界遗产委员会已经认识到中国是世界遗产的富矿区,也是保护世界遗产的主战场。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而且经过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的摧残,如果不对中国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积极的识别、批准和保护,势必将对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份保护自己身边的世界文化遗产(实际上还应当包括“中国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文化遗产名录”所识别和列入的文化遗产)的责任,以及推荐自己身边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令人欣慰的是,我国政府已确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日为文化遗产日)。

有鉴于此,我愿意向**有关部门暨世界文化遗产大会推荐:《山海经》应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主要理由如下:

1 、公元前2200年,当时的**元首帝禹,亲自主持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考察活动,考察范围达数百万平方公里,南至中国南海及台湾海峡,西至中亚天山山脉,北至蒙古高原,东至太平洋西部列岛,这项由中国先民实施的地理大发现考察活动的文字记录即流传至今的国土资源白皮书《山海经·五藏山经》。

2 、此后,中国的夏朝、商朝、周朝,仍然保持了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不同时期侧重点存在着差异)的关注和记录,其中夏朝的地理文献资料被收入《山海经·海外四经》里,商朝的地理文献资料被收入《山海经·大荒四经》里,周朝的地理文献资料被收入《山海经·海内五经》里(由于信息传输的自然和社会原因,上述文献资料存在着丢失和错讹)。

3 、人类的地理大发现活动,乃是人类文明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应当有所反映。

4 、尽管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考察活动的常规物质遗存,由于种种人所共知的原因,目前已经很难找到了。但是,这项活动的成果却被基本完整地保存在《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文字中(应当说是一个奇迹)。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种人类文明活动的信息聚集物和物质载体,那么《山海经》同样是一种人类文明活动的信息聚集物和物质载体。

5 、由于《山海经》不属于哲学、文学、历史著作,而是地理考察活动的考察报告,因此它应当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而且同时也具有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

6 、中国地质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单位有必要收藏《山海经》、《帝禹山河图》等文物。《帝禹山河图》(全称《山海经五藏山经艺术地理复原全景图》亦即《公元前2200年的中国全景图》)描绘的是4200年前帝禹时代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场景,是根据中华宝典《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文字记载而创作的。画面高540厘米、长780厘米,内容包括《五藏山经》记述的26条山脉、447座山,以及相关的水系258处、地望348处、矿物673处、植物525处、动物473处、人文活动场景95处,总景观约2800个。

有关详细论证和有关学术研究,可参阅王红旗、孙晓琴合著的《经典图读山海经》(上海辞书出版社)、《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昆仑出版社)等专著,共同创作的42平方米巨画《帝禹山河图:公元前2200年的中国全景图》,以及王红旗的相关论文(见附录)。

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重构文集040628Z78-1800 王红旗(重构)

电话51843850 信箱whqtpw@sohu.com

附录:王红旗有关山海经研究的论文(部分)

Z1-1800 《新绘远古神人异兽组画》,2000年5月23日

Z2-1800 《魂牵梦绕的文明源景》,2000年5月24日

Z3-2800 《辉煌的帝国景观》,2000年5月24日

Z4-1800 《千古巨画<帝禹山河图>》

Z5-1600 《山海经群山寻踪,华夏史鸿图再现》

Z6-1600 《山海经研究的现实意义》

Z7-2200 《失落的文明在中国》,1999年12月17日

Z8-1800 《绘画艺术与地理学》,1999年10月24日

Z9-5000 《谁来开发山海经文化产业》,1999年10月14日

Z10-4600 《深研山海经,精绘山河图》,2000年1月6日,2004年6月18日修订

Z11-1 《画家孙晓琴艺术地再现4200年前中国古代地图》(中英文对照)

Z12-3600 《永恒的辉煌:感受<帝禹山河图>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2000年1月12日

Z13-8000 《中国古地图趣话》,1997年12月25日第1稿,2000年1月19日修订

Z14-500 《千古一图收》,2000年1月20日

Z22-1 《根据中国古籍山海经复原绘制的中国4200年前的古地图》(摘要),2000年7月2日

Z23-5600 《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普查: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科学考察活动》,1999年1月4日第1稿,2001年5月4日修定

Z24-8000 《山海经的来龙去脉》,1996年10月18日第1稿,2000年7月14日修订

Z25-3600 《周室典籍神秘失踪,人类文化史的巨大损失》,2000年8月3日

Z27-2 《根据中国古籍山海经复原绘制的中国4200年前的古地图》(全文),2001年1月3日

Z28 (Z27的英文版)

Z29 (Z22的英文版)

Z30-2600 《黄帝昆仑山海经,西部开发文化行》,2001年2月23日

Z32-2200 《帝禹山河图辉煌,国际地图展光芒-制图大会走一走》,2001年8月12日

Z33-3300 《令国际同行耳目一新的论文和艺术地图》,2001年8月12日

Z34-1 《大禹地图今再现,帝国景观四千年》(中英文对照),2001年8月13日

Z35-1800 《帝禹山河图在绘画吉尼斯可以申报的几个世界第一》,2001年8月14日

Z36-1 《帝禹山河图中英文宣传稿》,2001年8月19日

Z37-4200 《山海经与古代民族祭祀文化》,2001年9月5日

Z38-1 《关于筹组“山海经学者爱好者联谊会”的建议》,2001年10月8日

Z39-6600 《中国传统文化乐园》,2001年1月16日

Z40-3000 《画山海经的第一人》,2001年11月5日

Z41-4200 《三坟五典几人知》,2001年11月17日

Z42-4500 《尧典四星何时有――试论中国人在7400年前的天文观测活动》

Z44-5000 《牛郎织女隔河望,炎黄恋战七千年》,2002年8月2日

Z45-3200 《河套:中华民族的文明摇篮》,2002年8月16日

Z49-18000 《千古奇书山海经记录的远古文明信息――讲演稿》,2002年10月18日

Z50-8600 《禹迹茫茫何处寻――出发,寻找中国的金字塔》,2002年10月31日

Z51-13600 《寻找中国金字塔行动策划书》,2002年11月16日

Z53-5400 《寻山启事》,2002年11月24日

Z54-5400 《生肖文化起源于何时何地》,2002年12月21日

Z55-3600 《龙的原形是娃娃鱼:灯的起源与龙的灭绝》,2003年1月6日

Z56-1 《“中华文明探秘之旅”考察路线图》,2003年3月19日

Z59-3600 《乘冰山漂游世界的中国人》,2003年7月8日

Z60-1800 《姬水、姜水何处寻》,2003年7月24日

Z63-1800 《经典图读山海经出版》,2003年8月12日

Z64-7000 《炎帝从山顶洞走出》,2003年8月18日

Z65-3800 《疑古派的来龙去脉》,2003年8月26日

Z67-3200 《经典图读山海经的内容简介》,2003年9月17日

Z71-4000 《这是一部大著作――拜访张岱年先生》,2003年12月4日

Z72-4800 《老鼠和烈山氏(炎帝)共同发明了农业》,2003年12月8日

Z73-12600 《生肖文化的天文学渊源》,2003年12月15日

Z74-3600 《周易64卦诠解:古代行为规范手册》,2003年12月31日

Z75-3600 《欲知4200年前的绿色华夏,帝禹山河图一目了然》,2004年3月5日

Z76-1800 《中国人在4200年前就登上了鹿儿岛》,2004年3月26日

Z77-3600 《山海经的版本略述》,2004年6月20日

Z78-1800 《山海经应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6月28日

Z79-10000 《日本人是炎帝的后代吗》,2004年7月11日

Z80-2800 《老子与中国图书馆事业》,2004年8月8日

Z81-1500 《七夕吃什么》,2004年8月21日

Z82-3600 《我给老外讲帝禹山河图》,2004年10月14日

Z83-5600 《八卦宫乐园的可行性分析》,1991年7月30日(2004/11/25打出)

Z84-7200 《穆天子西征路线考札记》,2004年12月6日

Z85-3600 《三星堆凸目面具和大铜人:舜与象的故事》,2004年12月9日

Z86-1800 《三星堆轮形器的文化解读:代表五大行星》,2004年12月18日

Z87-1800 《三星堆文化中的神秘数字七》,2004年20日

Z88-1800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群帝取药的栾木》,2004年12月21日

Z89-2800 《四川盆地:失落王朝避难地》,2004年12月28日

Z90-5400 《蜀先王来自何方?蜀文化源出舜文化》,2004年12月29日

Z91-1500 《鸡年应该恢复原名为凤年》,2005年1月5日

Z92-3600 《从清明上河图、五台山图到帝禹山河图:艺术地图有前途》,2005/1/7

Z93-1000 《龙凤的性别问题:龙有公母,凤有雌雄》,2005年1月7日

Z94-9000 《炎帝是红山文化女神庙的主角》,2005年2月6日

Z95-1800 《祭拜黄帝陵,寻找黄帝族的大本营》,2005年5月6日

Z96-13600 《至今思大禹,成败堵与疏》,2005年5月30日

Z97-4000 《黄帝族的圣山昆仑在这里的十个理由》,2005年8月10日

Z98-1600 《与黄帝同饮一泉水》,2005年10月7日

Z99-6800 《禹贡九州名称探源》,2005年10月15日

Z100-7200 《中华大一统的缔造者们》,2005年10月25日

Z101-5400 《青丘、九尾狐、被遗忘的大地测量》,20005年11月7日

Z102-3600 《毕方鸟、灶王爷、燧人氏的科学内涵》,2005年11月11日

Z103-
生命不息,YY不止,推倒御姐,按住熟女,偶爾人妻,調教蘿莉,BL慎重,GL王道,百合膜拜,制服最強。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