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窗论坛's Archiver

wavelet2000 发表于 2007-1-15 19:19

TW优势在哪?

TW是ie内核的,也就是说TW的网页解析功能都是调用ie底层函数实现的。

那么,TW的特点就在于界面和操作上,比如华丽的换肤功能、超级拖拽、鼠标手势、RSS、快速代理切换(目前TW2没有实现)、丰富的插件、集成下载管理器等功能。

现在,对于ie,有一个插件ie7pro 0.96,能够实现 超级拖拽、鼠标手势、快速代理切换(目前TW2没有实现)功能,ie7本身具有RSS功能,也支持插件(但目前为ie7开发的插件似乎不少)。

现在比较TW和ie7,TW具有而ie7没有的功能主要包括:换肤、集成下载(ie7有插件支持),丰富的插件(目前似乎ie7的插件也不少);
                           TW没有而ie7具有的优势主要包括:页面缩略图(可实现快速切换标签页)、稳定性(对各种网站的兼容性)。

现在,TW的优势在那?TW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什么?
其实,上述问题不仅仅对于TW出现,而是对于所有的第三方浏览器(例如MT)都具有的。

拙见,请不吝指正。

Thanks!

[[i] 本帖最后由 wavelet2000 于 2007-1-17 15:50 编辑 [/i]]

needed 发表于 2007-1-15 19:36

以一个普通会员的身份问:
   QQ的优势在哪 ?

参考一下 [url=http://www.baidu.com/baidu?word=TW+%D3%C5%CA%C6+site%3A%28bbs.ioage.com%29&cl=3]http://www.baidu.com/baidu?word=TW+%D3%C5%CA%C6+site%3A%28bbs.ioage.com%29&cl=3[/url]

恕我文化低,回答不了你

[[i] 本帖最后由 needed 于 2007-1-15 19:38 编辑 [/i]]

wavelet2000 发表于 2007-1-15 19:43

QQ的优势?
是要与MSN比吗?

1)这次大地震足以说明QQ的优势。
2)QQ是独立的产品,并不依赖于MSN。毫无疑问,在IM业,QQ是中国的老大。
3)QQ很多功能是MSN不具有的,比如网络硬盘、QQ游戏等。
4)QQ有自己的用户群,可以与MSN分庭抗礼。如果MSN倒闭,QQ不会因此而倒闭,反而会更强大。

暂时想到这些。

anjxue 发表于 2007-1-15 19:45

这个回答还真实有深度!:o

needed 发表于 2007-1-15 19:46

大地震 说明什么 ? 说明msn的服务器不在中国的原因
为什么msn的服务器不在中国 ?
为什么google被baidu打败了 ?

anjxue 发表于 2007-1-15 19:46

我指二楼

king_hh 发表于 2007-1-15 20:01

优势不单单是体现在有或者无某一样功能的。细节体现了优势和使用体验。

wavelet2000 发表于 2007-1-15 20:03

呵呵,
百度和QQ都是自己独立的产品,自己掌握全部的技术,这是商业竞争。
而TW是依赖于ie内核,TW的主要出发点并不是独立产品,而是增强ie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界面、插件、和操作上。
但ie7自从有了ie7pro 0.96插件之后,已经具备了大多数TW的优势功能。所以TW与ie7开发的初衷受到挑战。
这完全不同于baidu和QQ。

needed 发表于 2007-1-15 20:06

[url]http://bbs.ioage.com/viewthread.php?tid=21029&highlight=TW%2BMT[/url]

亡灵法师 发表于 2007-1-15 20:08

哇,今天好厉害,好多发了几帖的人出来。

needed 发表于 2007-1-15 20:08

P.S. 百度赢google并不光彩

东暴 发表于 2007-1-15 20:16

我从来就不觉得google败给百度,要是google败只有自己打败自己!就像只有微软自己能打败微软一样。
我觉得tw就是比IE7强。TW是用户自己设计出来浏览器。

那巴尔 发表于 2007-1-15 20:16

既然楼主觉得IE7可以做到几乎所有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其他浏览器?而且这个数字正在扩大。

功能实现了和实现得好是两回事吧。IE7Pro没用过,它实现的功能有TW强么?
还有风格统一,IE7你可以让那些附加功能的风格都统一么?还有用户也可以影响软件的,IE7你给谁反映去?微软?

我喜欢TW的新建标签和关闭标签的方式,IE7不可以怎么办?去找插件?有点夸张吧,就算去找吧,插件不合胃口怎么办?插件多了造成兼容问题怎么办?
微软的软件不可能像TW这样对细节雕琢很仔细的,这已经不需要再验证了。

我记得IE7出来的时候就有人说,IE7都支持多标签了,MT和TW还有什么生存空间。:cold:

wavelet2000 发表于 2007-1-15 20:25

百度是否光彩,只是商业竞争的事情。百度和google很多功能是重复的,所以百度的出发点是与google竞争,每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选择百度或是google,如果google倒闭了,百度能继续活下去。
TW能说如果ie不出了,能活下去吗?(即使换了firefox内核,也不过是重复今天的工作和过程而已)。
现在似乎大家都在争论ie7和tw那个更好,我想这个问题不需要争论。那个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论,自己找自己喜欢的就好。例如,我想坛子里的人或使用tw的人,很多人是看重的tw的界面,要不认界面版也不会那么火热。仅界面一个理由就可以让人选择tw。
但这只是站在用户的观点在考虑。
tw开发组也这么考虑吗?
不要说有用户就是优势。现在tw有用户是一个主要理由是免费。
当然ie7也免费,这是被网景和firefox逼得没办法。
如果现在的浏览器都收费了,有多少人还会选择tw(tw一定比ie7贵,因为使用了ie内核)。

caten 发表于 2007-1-15 20:34

IE不出了  就不能用现在的?
浏览器收费?你觉得这是多少年后的事?

而且  是不是收费  对你来说  有区别吗?WINDOWS也收费

needed 发表于 2007-1-15 20:43

楼主不需要跟我继续争了. 貌似有点偏题了
  请阅读一下 #9 的帖子  那里面已经6页了

BTW : 我提出qq的例子只是想说 习惯 & 个人爱好

wavelet2000 发表于 2007-1-15 20:45

:cold:
拙劣辩论的家伙。
到现在为止,诸位版主没人能说出tw的优势特点在哪。只是不断地重复tw现在是存在的,并且也不错,还有很多用户。
希望tw开发组能够明白,怎样才能让tw生存下去,并更有自己的特色,让tw能够更好。

WeeVee 发表于 2007-1-15 20:51

回复 #17 wavelet2000 的帖子

难道现在很糟糕了?

caten 发表于 2007-1-15 20:52

为什么楼主不去看那个6页的帖子?为什么不看看13楼的帖子?
开发组当然要想  怎样才能让TW生存下去   谢谢你的关心   
TW当然有自己的定位   请相信开发组还有这个觉悟

沉沉暮霭 发表于 2007-1-15 21:03

TW的优势在它是中国人搞的

度身定做这个词知道吧?

只有常上中文网站的开发者

才能真正体会中国网民的疾苦

才能了解中国网民的需要

才能开发出适合国情的功能

才能拯救网民大众于水火,并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lol:

Godot 发表于 2007-1-15 21:25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而TW恰好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并且很可能继续满足下去。

我主要是用TW,有时候也觉得马桶比TW更好,更有优势,但是我还是坚持用TW。

亡灵法师 发表于 2007-1-15 21:32

搞笑,[url]http://bbs.ioage.com/viewthread.php?tid=18768&extra=page%3D1&page=4[/url],这里就有别人的帖子。

我给大家看看IE7 PRO的强大功能好了。害我以为多好,还装了一次,郁闷啊。

[[i] 本帖最后由 亡灵法师 于 2007-1-15 21:33 编辑 [/i]]

hayem 发表于 2007-1-15 21:36

无聊啊。这种问题没有意思啊

duckZCX 发表于 2007-1-15 21:38

[quote]原帖由 [i]wavelet2000[/i] 于 2007-1-15 19:43 发表
QQ的优势?
是要与MSN比吗?

1)这次大地震足以说明QQ的优势。
2)QQ是独立的产品,并不依赖于MSN。毫无疑问,在IM业,QQ是中国的老大。
3)QQ很多功能是MSN不具有的,比如网络硬盘、QQ游戏等。
4)QQ有 ... [/quote]
:lol: :lol: 调戏一下你的回答

1)这次大地震足以说明MSN较QQ的弱点。
2)MSN是独立的产品,并不依赖于QQ。毫无疑问,在IM业,MSN是世界的老大。
3)MSN很多免费功能是QQ付费具有的,比如动漫表情,群组聊天等。
4)MSN有自己的用户群,可以与QQ分庭抗礼。如果QQ倒闭,MSN不会因此而倒闭,反而会更强大。

PS:加一条,MSN以实力为倒向,旨在初期扩展同类型的用户。
                  QQ以先机、用户为倒向,旨在瓜分还未集中分散的用户价值(特指:Money)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